(网络图)
顺德城市网综合消息 尽管“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醒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但是,很多职校还是招不到学生?据新华网12月1日消息:尽管很多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许多职校却深陷生源不足的窘境……为何会如此呢?免除学杂费能否吸引和鼓励更多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
政策扶持、行业助推、就业通畅……然而,结果是大量职业学校依然“招不来人”。原因很简单:在许多人眼中,中职教育仍是迫不得已才吃的“最后一碗饭”。
武汉市民刘先生的儿子今年中考刚够民办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尽管周边许多朋友建议他把儿子送去“3+2”的中职学校,三年后不用参加高考,可以直接升入高职,但刘先生还是交了几万元的学费去读民办高中。他告诉记者,家里就一个儿子,不管学习成绩多差,还是希望他能参加高考,不管考个啥样的学校,说出去都好听一下。“总觉得读中职差人一等。”
据了解,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以免学费为主,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为辅”的助学政策体系。
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邬志辉认为,当前职业教育体系过于僵化,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以及培养方式上都比较死板,不能灵活对接社会需求。面向“新农村建设”培养的农村技能型人才,就业前景又缺乏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育招生吸引力有限。
部分职校负责人和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是传统思维“定势难改”和学生“被迫分流”的客观现实,要从政策引导、招生改革、就业推动等多渠道入手,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只是类别的差异,而不是高低的差异。”全国政协委员章义和表示,一方面,职高、技校、高职、大专、应用型大学等职教机构的关系需进一步厘清。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准确预测人才需求,设定合理招生规模,让人才培养有的放矢。
不少职业学校校长建议,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教学和技能都过硬的双师型人才,应改进招录办法,吸引有实操经验的教师。武汉一位职校负责人表示,目前许多职业学校都缺老师。“一些教师是从普教转过来的,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应为职校招聘教师开辟绿色通道,在招录办法上改变一刀切的做法,优先选择能胜任专业技能教学的实用型操作人才。”
此外,应进一步探索促进职教与普教协调、融合发展之路。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院长鲍风雨说,当前学龄人口逐年下降,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生源总体下降。在此背景下,可以探索促进普职教育融合发展,让学生有更多选择。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