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0日),2011年顺德“两会”闭幕。顺德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人民政府区长、副区长,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 [详细]
今天上午,周志坤当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喜忠当选区人民政府区长,梁国章连任政协主席。... [详细]
城市功能优化 幸福感指数升温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邓云)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大良南区原是大良“城中村”,区内多为低矮的村民住宅,密度高、建筑零乱,与鱼塘、耕地等插花布置。住宅区内道路狭窄、弯曲,住宅采光、通风、卫生等居住条件恶劣。可如今,那里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环境舒心多了,每当入夜,那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华灯初上,食客喧然。
对此,大良城市区龚女士认为,热闹的背后是城市建设不断进步的体现,同时,这也意味着城市提供给市民的幸福在升级...[详细]
■成绩提炼 城市规划:统筹力度空前
■案 例 凤城食都的惬意
5年再造一个顺德的奇迹 今年将突破2000亿元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邹建华) 过去5年,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重大考验,并最终战胜了严峻挑战,其中包括金融风暴。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935.5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75亿元,均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而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突破千亿关口的基础上,本年末将突破2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经济顺德。今后5年,顺德将采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措施,将“顺德制造”变为“顺德智造”。未来5年,顺德的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详细]
■成绩提炼 5年顺德再造了一个“经济顺德”
■案 例 中国南方智谷崛起助飞顺德
民生建设:做好“人”的功夫 幸福共享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钟柳梅) 实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全省首创完全被征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近年来,顺德以民为本,持 续改善民生,各项保障制度陆续推出,目的是推动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全省率先制定幸福指标体系,每年推出一批惠民实事,民生事业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70%;全省首创完 全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参保率超过90%,居民医保参保率超过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推行居民门诊一卡通,深入开展名医进村居活动,居家养老、 家庭病床服务覆盖全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得到更多关怀和照顾;军民共建、双拥优抚安置深入推进...[详细]
■案例 医疗服务覆盖基层,老百姓看病不愁
政府效能:改革深化,激发内外活力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海梅) 与以往的报告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政府效能”和“政府执行力”单列其中一项内容来阐述。在政府效能上,报告主要从“综合改革深化完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和“依法治区扎实推进”三个方面来展开。
如果问近5年,顺德最大的动作是什么,那么“改革”肯定是一致的答案。2009年顺德拉开大部制改革序幕,将党政机构从41个减为16个,直接减去了近三分之二,党政合署办公、区领导任部门首长等做法被外界成为石破天惊、不可思议,初步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党政组织架构,改革经验在佛山五区、全省推广。省委、省政府还确定顺德为省直管县体制 试点,赋予我区地级市管理权限...[详细]
■案例 民间智囊团,走进政府决策
城市升级,顺德建设网络型城市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万家长) 城市是顺德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要按照产城联动发展、生态优先发展的思路,建设生态产业友好型、城市乡村融合型的特色宜居城乡,打造兼容大城市产业效率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网络型城市。
顺德的城市升级,要走出一条城市与乡村同步升级、和谐共存的新路,要找到一个“经济繁荣、都市繁华、水乡质朴、田园静谧”的结合点,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磨灭特色为代价,要将顺德建设成为富有岭南水乡特色和独特人文风情的宜居城乡,打造兼具大城市产业效率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网络型城市。
顺德为何要建网络型城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顺德的产业和服务与本地的经济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服务辐射范围也远远超过了顺德当地居民。...[详细]
产业转型,为顺德寻找新的增长模式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邹建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顺德经济发展在全国率先遇到了众多的经济发展问题。环境、资源、人口的约束日益明显,顺德土地开发强度已高于省内一些发达地区,空间利用效率低,依赖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生态的破坏较大,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为此,顺德已明确指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一切科学发展方式,使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十二五”时期即将到来,顺德将进入了发展方式转变和体制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这使得“顺应转型趋势,以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点战略引领新一轮顺德经济社会发展”显得至关重要。...[详细]
改善民生,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聂鹏) 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顺德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民生味最浓的会议,民生建设也紧紧围绕顺德未来五年奋斗目标来展开:令市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更有价值是发展的目的依归,也是幸福顺德建设成效的评判标准;要全面实施社会建设行动计划,提高市民幸福指数,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对于民生建设,总体思路非常明确,那便是注重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具体体现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服务型财政保障制度,将新增财力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加大对相对欠发达镇(街道)...[详细]
深化顺德改革 建设小政府大社会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梁雯雯) 在坊间,在谈及顺德时,有人喜欢调侃一下顺德:“顺德的名字叫改革”。这一看似玩笑的话语却反映出民众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从2009年举行被称为石破天惊的大部制改革后,到今年进行的“顺德三大改革”,顺德这种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自我“革命”的气魄确实是让人印象深刻。
当人们还在议论顺德所推行的大部制、“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是否有成效时,顺德再一次推行了让外界意外的三大改革。在短短三个月内以一月一大改的速度推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实现改革由体制内向体制外延伸。
通过简政放权形式,实现自我变革,优化政府与市场、明确社会之间的分工定位,充分尊重市场和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能力,放权...[详细]
政府执行力:顺德精神发扬用机制来保障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海梅) “政府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报告未来发展思路中5大块内容中的其中一块,用“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勤于务实、乐于奉献”的顺德精神来推进政府执行力,但与以往的阐述有非常大的不同。这次对于这4个层面的顺德精神,都将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证,“不仅仅是精神层面,而是可以有制度来支撑的”。
顺德区代理区长黄喜忠解读政府报告时指出,政府要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全面加强执行力建设。根据报告阐述思路,顺德将健全公务员创新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吸纳高级人才和专业人才加入政府管理团队,加强公务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营造包容改革氛围,让无私、敢闯的人大胆干事。
顺德将加强政府效能促进工作,建立工作年报及公开制度,完善...[详细]
可否设立专供区内各级学校及大型幼儿园食堂的实物配送中心,并且,在检测中心人员不够、流通领域难以掌... [详细]
他认为,让民间力量参政议政,不能流于形式,政府应该拿出更多的诚意尊重来自民间的智慧。... [详细]
曾经有一个棘手的10年土地问题,他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解决好;曾经被人怀疑是否能成为一个真正为村民谋... [详细]
郭高明是桂州医院的内科副主任医师,也是2011年顺德区人大代表之一。前往他所在的桂洲医院采访他的时候... [详细]
陈淑仪是容桂街道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副总干事,也是顺德最早的一批社工。1987年,她出生在容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