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明天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学业压力、家庭矛盾、社交焦虑等因素导致抑郁、厌学甚至极端的行为频发。
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笔者从顺德城市网网站上留意到,顺德伦教推出的青少年“舒心驿站”项目,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家庭辅导、社区联动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实际上,不仅仅是伦教,在顺德各个镇街,都有相似的“舒心驿站”服务项目,以专业化为青少年提供服务。
伦教“舒心驿站”聘请了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徐韵雅等专业人士长期驻点,采用艺术治疗、情绪疏导等方式,帮助青少年缓解心理问题。例如,6岁的孩子因家庭原因出现应激性呕吐,经过5次心理辅导后症状完全消失;初中生雯雯曾因情感问题试图自杀,在驿站的心理疏导下重拾生活信心,这种个性化、科学化的干预方式,能够精准匹配不同青少年的需求,避免“一刀切”的辅导模式。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在笔者看来,“舒心驿站”不仅需要关注孩子本身,还要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式。有时候,因家长教育方式不当,长期缺席孩子成长,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核心因素。“舒心驿站”可延长服务覆盖面,将服务融入到社区、小区、融入到家庭中,组织家长开展心理课堂,培训志愿者服务,让“舒心驿站”服务更为广泛。
在报道中,笔者留意到,伦教“舒心驿站”已服务400多名青少年,帮助30多个家庭走出困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于庞大的青少年群体,覆盖范围仍显不足。笔者认为,“舒心驿站”可以在更多的村居设立服务点,方便青少年就近求助;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或者服务小程序,为不愿线下咨询的青少年提供匿名支持;要充分整合利用好资源,结合“阳光行动”暑期活动,招募大学生(相关专业)志愿者参与心理辅导,增强服务力量。
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持续投入,而非短期项目。顺德应该优化“舒心驿站”服务,设立专项基金,确保驿站的长期运营。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捐赠”的模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提升服务可持续性。
“舒心驿站”的实践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科学干预、家庭支持和社会协同。未来,顺德“舒心驿站”应在专业化、普惠化和长效化方面继续探索,让更多青少年在成长路上“心有归处”。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