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杏坛 > 杏坛新闻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祠堂如何活化?青少年如何培育?广工青年有妙招!


  当前,昌教村正打造乡村游精品路线,急需深挖祠堂文化、活化老建筑,建好“祠堂一条街”。


  近年来,南华村学生厌学、抑郁的情况逐渐低龄化,心理教育受限于师资和形式而难以推进。


  ……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轻苗化才骨干培训营组建的“轻苗逐光”突击队依托“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扶,聚焦乡村文化和人才振兴,走进杏坛镇昌教村和南华村,沿着“需求—调研—实践—赋能”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振兴与青少年成长注入青春动能。


1.png


  抵达当日,“轻苗逐光”突击队与杏坛镇昌教、南华两村村委干部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所需,瞄准当地乡村振兴的堵点,精准施策:深耕昌教村文化活化,调查梳理祠堂故事,用创意设计点亮古建新韵;为南华村定制心理教育方案,将其融入五育课堂体系,用青春力量守护少年心灵,双管齐下为两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突击队实践前有这样的疑问:“祠堂文化究竟要通过什么方式活化?当地村民想让祠堂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活化方案村民们是否真的满意?”“唯有真正沉下去,走进村民,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找到祠堂文化焕新的最佳方案。”昌教村委干部为青年分享活化方向。


  “轻苗逐光”突击队与当地村干部、祠堂管理者及村民代表展开深入调研。团队成员围绕“祠堂文化传承及区域活化”这一主题,聚焦祠堂角色定位、保护利用难题与活化方向展开交流,多位村民代表强调,希望引入专业团队,对祠堂功能进行科学规划和改造升级;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让祠堂真正“活”起来、用起来。一位村民感慨道:“祠堂是我们共同的根,年轻人多回来看看,才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图片2_副本.png


  调研结束后,突击队就祠堂活化形成专题报告,提出“1+3”祠堂活化方案,即锚定“祠堂文化核心圈”1个建设目标,计划形成3大活化路径,联动非遗传承人开设“大师工坊”,让传统技艺“活”在指尖;打造“白昼研学+夜间演艺”模式,让古建“活”在体验中;组织青少年临摹祠堂壁画、设计文创作品,让青少年成为文化传承的“青春使者”。突击队携手昌教村为“祠堂一条街”注入“活”的灵魂,让传统文化在创新实践中持续焕发活力。


图片3_副本.png


  “轻苗逐光”突击队还于顺德区南华村开展“轻”春夏令营,聚焦青少年五育全面成长需求,打造4天共12节特色课程,为乡村青少年的全面成长逐光引航。


图片4_副本.png


  铸魂育人,点亮“德育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认知文明”“生命长度”和《闪闪的红星》阅读三大课程,深植青少年向上向善的“红色基因”;启智润心,培育“智育蓝”:依托专业优势,设计“紫甘蓝变色”“气球呼吸”等化学实验,拓展认知新维度;强体塑格,激活“体育绿”,开展“足球趣味赛激发潜能、八段锦教学体悟养生”体育课程,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以美育人,涵养“美育金”:祠堂绘画悟建筑美学、经典传唱品歌曲温情,实现文化传承与情感培育的深度融合;实践砺能,夯实“劳育橙”:开设“小小发明家”实践课堂,让孩子们感受生活的物理现象,培育务实创新的工匠精神。


图片5_副本.png


  从佛山古村到课堂教室,广东工业大学“轻苗逐光”突击队以“知行合一”的实践姿态绘就青春答卷。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探索,更是轻化青年用青春智慧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生动注脚!


编辑:仲永

通讯员:罗富嵛、徐丹宁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6D厨房革命,乐创电器打造全域智能烹饪新范式
下一篇:款捐物67万元,爱心善举筑牢杏坛防蚊屏障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