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综合消息 民政部副部长邹铭今日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个别外出务工父母缺乏监护责任意识,很少回家看望和联系在家留守的子女,甚至是“只生不养”,造成一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对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外出务工父母,必须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养不教,父之过”。有外出务工父母缺乏监护责任意识,很少回家看望和联系在家留守的子女,个别外出务工的父母甚至是“只生不养”,造成一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对此依法追究其责任,没有问题,不能纵容个别人将留守儿童一古脑抛给政府与社会。但应对举措的选项不只处罚一种,尽一切可能让打工者不受“只生不养”的法律追究,方为治本之策。
外出务工父母离别故乡追寻梦想,来到陌生的城市辛勤劳作,他们的愿望是“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更希望孩子能与他们在一起,“学有所教”,过上跟城里人一样有尊严的生活。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残酷的。今年寒冬时节,江苏城市频道曾报道过,一些农民工为赶早能找到工作,挣些钱回家过年,顶风冒雪睡在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的桥洞里、广场上。他们自个的温饱都成问题,家里的孩子无暇顾及,根本谈不上教养子女。这一类外出务工的父母,“只生不养”折射出一种酸楚的尴尬与无奈,若对他们课法处罚,既无从下手,更是情何以堪!
“只生不养”呼唤居住证制度落地提速。中国特色的居住证制度,在一些城市通过积极尝试,已积累了有益经验。但要看到,也遭遇到诸多困境,重“管理”淡“服务”,甚至将居住证分为三六九等。有的城市居住证“含金量”不高,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城市居住证与购房、办理车辆驾管业务、子女就近入学、银行贷款等挂钩。居住证制度很美丽,对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这一制度落地生根,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还需坐实它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在农民工子女的“随军”生活教育问题上,而不是现阶段仍是抹在鼻尖上的糖。
推行居住证考验公共服务的智慧与水平。农民工拿到了居住证,是否能顺顺利利地让子女“随军”,在城市里入园、入学,仍是个问题。应对“只生不养”需要多方互动。前几年春晚上有个小品“打工幼儿园”,从“马上封”谐音人名引发为农民工子弟办学遭遇尴尬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打工者子女幼儿园、学校,城市应敞开一面办起来,办比不办好。出台政策放宽门槛,激励与吸引社会资金和有志于公益事业的人士加入其中,不必苛求过高的标准,只要能让打工者的孩子有个上学的地方,哪怕因陋就简也“聊胜于无”。
“新型城镇化”、“自由迁徙”、“户籍制度改革”、“居住证制度”以及“破解留守儿童问题”等等关键词,给在外务工的农民带来更多美好的期待,改革与发展中的国家与社会不能让这个群体失望,更不能让他们的孩子掉队。城市梦是农民工共同的中国梦,赋予农民工不受地域与户口限制、追求个人发展和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让更多的农民工不再陷入“只生不养”的道德自责与法律追究,制度设计与城乡互动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编辑:又青)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广东顺恒律师事务所 贺麦清律师 电话:0757-22310031,1370301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