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顺德人对鱼情有独钟,不仅喜欢养鱼也爱吃鱼。但是,论起对鱼的热爱程度,可能没人比得上这位顺德人了!他不仅爱画鱼,还爱吃鱼火锅……到底有多爱吃鱼火锅?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卢传远(1903~1972年),勒流大晚人,出身农家,年轻时惟以写生自学,尤爱画鱼。中年拜岭南大师高剑父为师,经名师指点后,技艺大进。解放后,卢传远专门画鱼,其所绘鲮鱼栩栩如生,尤获好评。
1953年被接纳为广东省文史馆文史研究员。1953年全国国画展览,展出其《渔舟满载》。同年,首都美术馆落成,展出其《鲥鱼》(该画被国家收购)。1956年全国美术展和1957年华南美展,展出其《鲮鱼盈框》(国家文化部及美协广东分会收购)、《鱼乡集市》、《塘畔);1960年和1961年的广州美展,展出其作品《南有嘉鱼》(广州美术学院收购)、《鱼乐》(美协广东分会收购)、《蔗壮鱼肥》;1962年在香港、澳门举行岭南画派画展,展出其作品《塘鱼丰产》《海珠广场》,其中《塘鱼丰产》还参加了庆祝建国十五周年的全国美展和波兰举行的中国画展览。1972年,卢传远抱病为将要在加拿大举行的中国画展览创作《鱼翔浅底》《电到鱼乡》《甘竹滩水电站》,惜于是年3月病逝,享寿69岁。画虽成而未能送展。
说起卢传远,他爱画鱼,也爱吃鱼,尤爱吃鱼火锅。上世纪60年代某年大年初四,他与何磊(1916~1978年,黄连人,擅长工笔花鸟、虫鱼兽畜,曾与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并称“岭南四家”)结伴到顺德著名书法家蔡任平先生(黄连人)家里拜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三人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已是暮色四合之时。蔡老吩咐家人以打鱼火锅来款待两位以画鱼著称的画家。
蔡老说话间,室内炉火熊熊,-碟滕鱼片、 鱼骨“列好阵势”,盆盆生菜、简萬、生葱、尧荽“各就各位”。只听得蔡老一声“起筷”的动员令响起,两位画家熟不拘礼,箸夹起鱼片,往锅中开水里涮,说时迟那时快,眨眼间鱼片卷成蝴蝶状,他俩立刻夹起,拌着碗里的酱油、熟油、姜丝就往嘴里送。这时不知从谁的唇边“蹦”出一句即席创作的顺口溜:“蛸炒过河,好食过鹅。”此句妙语博得满座喝彩。
接着觥筹交错,碰杯祝福,“饮胜”之声 彼落此起。当酒过数巡,吃鱼片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卢传远抓起一大把生菜叶,塞进镬里。大家悠闲地等着汤水重生蟹眼,聊起画鱼的技巧来。正说间,几双筷子几乎同时伸向镬中,各夹上一箸仍然青翠欲滴的菜叶,蘸上酱油,塞进嘴里,“嗦嗦”地嚼,连声赞道:“够爽,好脆!”吃罢生菜,又换茼蒿;烫过生葱,再换芫荽。他们都是吃鱼火锅的老手,自然经验丰富:鱼片与青菜错开来吃,一则可以换换口味,二则可以解腻消食,三则可以让肚子休息休息,目的是为了吃得更多。如是几番轮换之后,画家、书法家们干脆搁下碗筷,或剔牙,或“叹”茶,议论起丹青翰墨来,说到兴起处,手舞之,足蹈之。
正说间,忽一人大呼“再来”,他们又把炉火拨旺,第二“战役”打响了。又吃了不知多久,终于把鱼骨、鱼头倒进镬里熬汤。汤成,每人舀上一碗,其色乳白,其味鲜甜无比。这些吃鱼火锅好手自然晓得,边炉汤集许多鲜鱼、佳蔬美味
和营养之大成,料正味浓,胜过鲍参趣肚。
这时,客人起座,揉择肚皮,打着饱嗝,说声“打扰”。主人挥挥手,祝一句“一路平安”。墙上的时钟敲了四下。他们的这顿鱼火锅吃到凌晨四时,堪称马拉松。画鱼专家到底吃了多少斤鱼。只有天晓得。
卢传远与何磊告别了蔡任平,怀着一身暖气,踏着冰冻的石板路,迎着刺骨的寒风,从黄麻涌渡口搭船,回广州去也。
素材来源|《美食勒流》
编辑|谭西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