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顺德城市网经合消息 近日,顺德城市网“聊顺德”栏目推出一期节目,题为“商协会是鸡肋?有些没嚼出味道!”,作为一个对商会有颇多关注的市民,为之一惊,商会什么时候成鸡肋了?
在中国,商会从来都是改革先锋,作为经济领域的社会组织,商会发展的优势得天独厚,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在1997年就开始了商会(当时是行业性质的商会)改革,之后,中国加入WTO,政府要更多的接受国际经贸准则,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商会改革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因此,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大幅提升社会体制改革重要性的时候,商会由于发展相对成熟,自然而然就成了社会组织发展的样板。事实上,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在社会组织改革中,商会总是要重点表述的。
因此,商会在社会组织领域的地位,与顺德在广东省的地位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皆为因为特殊的历史机遇,成为改革先锋,且长期保持这一地位,按理说,商会与顺德的结合,应该是绝对的天赐良缘,还有比这更好的组合么?但现实却似乎有些令人失望,商会在顺德的改革实践中,很少成为关键词,虽然顺德商会发展迅猛,以一县级区域,形成了与汕头这样市场城市规模相仿的商会群体,但它在顺德却难以成为宠儿。有时想想,似乎也属正常,我们总认为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无限美好,但如果他们组成家庭,双方还时时刻刻认为自己是王子或公主,这日子也不好过。
于是,关心商会发展的人士们感叹,商会是鸡肋!鸡肋是什么,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物。顺德商会的境况哪有这么可怕,就整体水平而言,顺德商会在同级别城市中绝对是较高的,就顺德本区而言,商会整体发展比起学会、联谊会等组织要更好。虽然顺德商会也存在很多不足,但在社会组织领域发展的过程中,仍举足轻重,怎是鸡肋?
想来想去,顺德与商会,恰如王子与公主,双方都过于在乎在自己,对顺德而言,由于商会在全国都是改革重点,难以创造新的经验,故对商会改革不太重视,至少是不太重视宣传;对商会而言,也习惯了众星捧月,政府稍有冷落,就有很大的心理落差。所以,有些消极论调也属正常。
笔者认为,顺德商会根本就不需要如此悲观,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商会获得大发展是必然,同时,顺德作为一个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县域经济体,是民间商会发展少有的沃土。
只要政府不把自己当王子,因为商会抢了风头,就挤压商会的发展空间,只要商会不把自己当公主,宠辱不惊,做好为会员服务。顺德商会就一定可以成为高贵的凤凰,正如这个城市的名字:凤城。
■注:
这是广州市现代商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唐纯林先生阅读了近期“聊顺德”栏目后撰写的文章,委托顺德城市网博客率先“曝光”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