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综合消息 据《 中国青年报 》5月20日电,近些年人们较多议论的教育,中小学语文试题流行标准答案,推到极端,就有若干匪夷所思的事。比如,有一道题,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是谁?孔明,学生自以为很正确,答案却是错的,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看到这样的标准答案,大人也要崩溃了。一位小学优秀老师,上一堂语文模范课,课的主题是讲春天。“同学们,大家看窗外,请问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不难,小朋友踊跃回答,我看到蓝天、白云、柳树、小鸟,说什么的都有。老师最后说全错,标准答案是什么呢?我看见了春天。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看见春天是比较好的一个答案,最多说这个答案比别人高明,但没有对错之分,凭什么说别人看见的是错的,难道别人不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
这种所谓的标准答案,严重束缚乃至阉割了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不是个别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越来越严重的应试教育的体制,结果导致思维创新能力的萎缩。因为你只要符合老师的答案,只要想尽办法去揣摩老师的意思,而不是去大胆怀疑或提出问题。对既有的知识,连质疑都没有,怎么可能创造呢?教出来的人,即使学习好,会考试,背诵的知识多,也不过就是两脚书橱。进入社会循此发展,少有自己寻找真理的可能性、空间。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出现下面的事就不稀奇了:一个外国人,在我们的一家美院参观画展,面对几十幅作品,他由衷地赞叹道:“这位年轻艺术家画得真好啊。”等走到尽头,看到长达20多人的作者名单,他忍不住笑了——原先他还以为出自一人之手呢!
纪晓岚曾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说:“其尤异者,细草沿坡带谷,皆茸茸如绿罽,高不数寸,齐如裁剪,无一茎参差长短者,苑丁谓之规矩草。出宫墙才数步,即鬖滋蔓矣。岂非天生嘉卉,以待宸游哉!”小草没有经过人工裁剪,竟长得整整齐齐,是叫人惊奇。古人把道德泛化,推到极致,连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德性。纪晓岚眼中的小草也道德政治化了,好像在时刻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这让人说什么好呢?
如今我们的教育不就陷入这样的误区,规矩草固然重要,若一味只求规矩不求人才的多元化,是不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更不适合建设文化强国。
(编辑:顺德城市网)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广东顺恒律师事务所 贺麦清律师 电话:0757-22310031,1370301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