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北滘镇建制60周年。一甲子激情奋斗,北滘始终以“未来定义今天”的发展前瞻性,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定力,一路向前,为顺德发展贡献了一个生动的“北滘样本”。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提速建设,顺德正在奋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正在打开。今北滘兵甲已盛,兵威已振,犹如劈竹,北滘将紧抓未来发展趋势,以强烈的历史责任和担当,切实扛起顺德高质量发展标兵之大旗。
为此,北滘镇政府携手顺德城市网特别策划“北滘向前”,站在历史发掘北滘发展密码,站在未来解读北滘今日作为,凝聚上下共识,汇聚广泛智慧,合力将北滘打造成高品格的魅力城市,为顺德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贡献力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滘到伦教还是只能轮渡,预计明年底,北滘市民搭乘地铁都可以直达广州。40年光阴,北滘城市格局正发生巨变,在世界500强企业美的、碧桂园的引领下更为丰富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发展建设机遇叠加,“一个世界的北滘”更备受期待。在北滘建制60周年的关口,北滘镇党委政府正在制战略,强优势、补短板,而作为城乡共融中的乡村发展,无疑将成为重中之重。
换言之,乡村将成为北滘长袖善舞的重要突破口,同样也是重要的空间,因此,不难看到的是,北滘乡村的绝佳机遇已经来到眼前。如何把准方向,主动紧抓机遇,争取资源促发展,意识转变最为重要,有些村居敏锐地嗅到机遇的味道,早早走在前面,将来相信将有更多的村居加入发展快车道,转得快好世界!
如今,这一排商店将陆续变成文创产品店。
机遇当前,怎可不作为?
3月的北滘黄龙,生机勃勃,黄龙村委会到黄龙书院的这一段干净整洁的道路上,原来的商铺逐渐退出,正在规划做的是黄龙文创产品和文化展厅等,旁边的党建公园,众多老人孩子在开心的玩耍。
而原来由两个落后自然村合并而来的黄龙,昔日还是顺德区“经济发展较慢村”之一,村里收入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村容村貌不佳、基础配套不足、公共服务滞后等问题,都困扰着黄龙村发展。
怎么办?北滘镇党委委员林文钜(曾为黄龙村党委书记)回忆说,当时想着一定不能让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当时就分析研判并寻找解决方法,坚决把一批守旧的、不愿意做事的干部调整,定好村居班子的做事规矩,推进系列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现任黄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仇培东也介绍,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龙村之后,黄龙村党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农村党建工作让群众更满意”的嘱托,推进以党建引领,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民生工程,推进社区营造、促进社区融合,打造了“看得见、记得住、用得上”的党建成果。而接下来,黄龙村将在党建引领下,推动乡村振兴、社区营造、文创、教育培训、社区共融等众多方面发展。
广东有句谚语为“执输行头,惨过败家”,大致意思为,机遇面前没跑在前面,比败家还惨,说明了抢抓机遇的重要性,黄龙大概就是明白这个道理。
北滘设计城社区党委书记萧智锋也将这句话作为自己谈北滘60周年发展的其中一个感受。2015年6月,国内首个以工业设计园区命名的社区——北滘镇设计城社区居民委员会挂牌成立,社区探索的就是园区和社区相结合的创新管理方式。期间管理机制还进行了调整,管理这样一个社区,对于萧智锋来说是新事物。工业设计无论对北滘、顺德乃至广东都是制造产业提升的其中一个方向,机遇当前,不能不作为!设计城社区党委主动思考,结合区镇的决策部署,如今正在实施扩容提质计划,力争到2020年,扩大广东工业设计城承接研发设计载体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新增研发设计企业超过100家,新增各类创新设计人才1000人以上,新增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每年举办4次以上国内外设计行业论坛活动,建立起初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还有一直在默默建设的桃村,2017年开始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村党委积极争取了区镇资源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推进至今,桃村已经成为了顺德乡村振兴考察参观的打卡点。街道改造干净整洁,祠堂、民居重修更有味道,河涌也呈现了原来的水乡风貌。乡贤黎汉铭感慨,这才是乡村该有的韵味。
就连在桃村住了5年的异地务工人员梁先生都说,这两年随着居住环境的提升,房屋租金涨了一倍,也依然有很多人来租用,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乡村振兴有了新机遇,桃村村民陈润林就首先嗅到了机遇。
意识先行!饮发展成果头啖汤
在北滘桃村的主入口牌坊处,靠近报功祠,一间危房正在改造,风格是古风味道,已接近尾声。改造者陈润林是桃村本地人,今年52岁,做了37年理发,看到了桃村的发展机遇,在斜对面已经租了一套房子作为卖古玩字画等场所的同时,在今年初租下了这间危房,他自己对危房改造的同时,收拾一些木头变废为宝加工成特色桌椅,计划做饮食。加上他前期改造了自己租的私房菜门面,如今积蓄也快花完了。
“搏一搏”,陈润林目标坚定,对桃村的发展也信心满满。陈润林说,这两年桃村经过改造后,整体环境得到很大的提升,也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桃村居住或旅游,陈润林也关心时事,对于附近的碧桂园博智林项目以及地铁开通后等众多人员流动,他认为桃村的吸引力很大,现在投资就相当于把握住了机遇。
而在桃村村委会前,70多岁的黎先生正在将原来的房子拆了重建,准备从城区搬回来村里居住。
黎先生正将原来的房子拆除重建。
这一意识的认同也来自其他村民,北滘桃村村党委书记李健章介绍,在刚开始推进美丽乡村振兴项目时,确实有部分村民表示不愿意清理出原来占有的一些空间,而看到初步效果出来后,很多村民主动要求改造自家门前的区域。“在推进道路建设时,很多村民主动把自家门口的花基进行改造。”李健章说,这让自己很感动,感受到村民对于环境提升的自主参与。
这一点,顺德区一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总干事徐遇安也感同身受,“有一教师之前很多意见,但是到后来看到别人有意见,他会主动站出来,指引村民要主动为村里做些什么。”
徐遇安说,一心社工是在北滘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借着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等机遇,如今已经在服务镇内10个村居。组织通过梳理发现,村居班子和村民的发展意识越强,工作推进就越顺利,发展速度也相应会提高,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本身。(万家长)
■记者手记
早觉醒,早受益
从1978年的倒数第一,到如今的十镇街第一,北滘经济发展走上了阳光快车道。博智林机器人谷、美的库卡、大疆机器人,可以预见,智能制造等产业将为北滘注入更大活力。同样的,2020年底预计通车的广州地铁7号线顺德西延线,将为北滘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北滘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软实力提升,恰恰为流动的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未来已来,北滘的机遇更可以预见。
相对应的,作为与城市同步发展的乡村,机遇也同样多,投入和资金更多注入,人员更多倾向基层,乡村更应该觉醒,主动参与,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和村民个体要以“错过就是罪过!”的心态来看待机遇,而不是执着过去、不愿意作出改变或面对新的挑战。
面对未来,每个团体和个人更应该用向前看的眼光,主动拥抱机遇,共同推动发展。
■早前报道
北滘向前:城乡共融,开创乡村振兴样本
北滘向前:一张蓝图绘到底,世界城市更可期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