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破局发展,顺德以人文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我到顺德工作以后,在不同场合跟大家提到过人文经济学。然后社会就有声音,说陈书记以前在宣传文体部门工作多年,这是要来顺德继续搞文化了?有的人片面理解,说以后顺德经济工作就是要大抓文化产业,甚至不搞制造业了?还有人提出质疑,说搞人文经济不就是搞搞文旅,吃吃喝喝能赚几个钱?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机械的、错误的,说明对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学习不深入、不透彻。”


微信图片_20250717181418_副本.jpg


  7月17日,顺德区召开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陈新文现场直白的讲话,用鲜活的理论、大量的案例、清晰的逻辑,让参会的几套班子领导,各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人,39家企业负责人代表对顺德发展方向越来越清晰,对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树立了新的认识。


  会上,陈新文结合到任1个月走访调研10个镇街、16个村居、14个部门、54家企业的成果,深入浅出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内涵,讲清楚顺德为什么要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部署顺德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四大具体路径,顺德将推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人文与经济双重领先的高质量发展样板。


  大会吹响了顺德以人文经济学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未来,顺德将深刻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围绕人、文化、经济三个要素做文章,走好文城互济、文经相融、因文善治、因文立名的四大路径,奋力实现两个“世界级”目标:坚持制造业当家,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什么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构建人文与经济共生生态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会上,陈新文以上述重要论述为切入点,系统解读“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人文经济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将文化、创意、伦理价值等人文要素融入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以系统观念构建发展共同体的新视野新思路,研究的是人文如何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机理与路径,强调人文与经济的“双向赋能”而非机械叠加。


  “它不是立足人文说经济,也不是着眼经济观人文,而是两者相互生发的‘化学反应’。”陈新文强调,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命题,既继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又创新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要求高度契合。


  与西方数理经济学侧重数字指标不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更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与价值实现。“企业关注员工关怀才能聚心聚力,产品贴合用户情感需求才能赢得市场,这正是人文经济学的实践逻辑。”陈新文表示,其核心是通过对人文价值的关怀、发展与满足,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生活品质最佳化与城市治理最优化。


顺德为什么要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破解发展瓶颈,激活“文化基因”与“制造优势”双引擎


  为何顺德要深耕人文经济学?陈新文从国内外案例与自身发展实际展开分析。


  “美国以芯片、影片、薯片,向全世界输出价值观。”陈新文以鲜活的案例展开来说。从国际看,文化赋能经济的案例比比皆是:美国以好莱坞电影输出价值观,带动苹果、耐克等品牌全球扩张;日本动漫、韩国韩剧不仅塑造文化认同,更撬动相关产业全球市场。从国内看,苏州以“崇文重教”城市精神推动GDP增速领跑全国十强城市,深圳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文化实现从渔村到国际都市的跨越,均印证了“文化发达之地,经济必强”的逻辑。


  反观顺德,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与全国制造业强区,既有“敢为人先、识做、搞掂、坚嘢”的精神基因,也有“世界美食之都”“李小龙故里”等世界级文化IP,但近年面临“先发优势弱化”“追兵渐近”的挑战:产业转型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待破、文化软实力未充分转化为发展动能。


  “我去调研的时候,企业反映员工留不住,不是工资问题,而是下班后无社交空间;产业升级困于‘就工业论工业’,缺乏跨界思维。”陈新文指出,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文与经济发展失衡。


  “顺德陷入了发展困境,如果就制造业论制造业,缺乏产业定力而跟风追逐新兴产业风口,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学习中医辨识思维,比如头痛可以通过医脚来治疗,需要从长远看发展。不然思维的固化僵化容易造成对发展路径的依赖,文化与城市不能实现互促共融。”陈新文提出,顺德需以人文经济学为钥匙,将深厚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破解“一直在路上却尚未根本性突破”的困境。


  顺德需要深入探寻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密码,通过重铸人文精神、重整改革旗鼓、重树世界眼光、重振产业雄风、重塑城市肌理、重燃农村生机、重掀发展声浪。因此,写好人文经济学的顺德篇章,既是顺德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当下破题突围开新局的必然选择。



顺德要如何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四大路径落地:文城互济、文经相融、因文善治、因文立名


  围绕“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高地”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双目标,顺德明确四大践行路径:文城互济、文经相融、因文善治、因文立名。


  第一是文城互济,让城市与人文互为促进。


  “顺德这片土地,河涌交错、水网密布,塑造了顺德人临水而栖、因水而兴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出“不时不食”的美食文化,“用河泥造就软黄金”的香云纱文化,勇立潮头、奋楫争先的龙舟文化,以就地取材的蚝壳墙、石板路、镬耳屋为代表的岭南建筑文化,以勤劳智慧创造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陈新文认为,顺德短短几十年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县蝶变为一座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功能完备的现代城市,这座城市的发展始终受到人文价值驱动的影响,这正是人文经济学在城市工作中的表达。


  未来,顺德将贯彻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更加注重城市特色发展,凸显城市文化特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打造更多像小熊织梦园、文明桥、西丫渡等精致的文化打卡地,将顺德打造成岭南文化精致小城。


  顺德不仅要关注硬件微改造,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宜居水平;要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注重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提升市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城市发展韧性;尤其要立足岭南文化特色优势,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市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高品质城市空间。这是“文城互济”在新时代的具体呈现。


  第二是文经相融,让产业注入人文价值。


  人文是经济的灯塔,经济是人文的舟楫。千百年来,开放务实、实业兴邦的基因根植在顺德这片沃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企业家,流淌在一批又一批顺商的精神血脉当中。顺德每一次经济变革都与中国经济巨轮的历史进程不约而同,这并非偶然,而是崇尚实业、开拓创新、奋勇争先、追求极致等人文精神浸润下的必然结果。


  基于此,顺德将深入实践“文经相融”,将文化作为顺德经济发展的永恒引领,以人文精神滋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敢于跳出用制造业思维发展制造业的窠臼,向经济活动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本,持续丰富人文经济业态,让传统文脉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焕发新生,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的共生共荣。


  具体而言,是推动企业向价值驱动转变,关注科技创新中的人文关怀、产业创新中的人文价值。“过去顺德发展靠的是要素驱动、技术驱动、投资驱动,今后要向财富驱动、价值驱动转变,关键就是发现价值、重塑价值。”陈新文认为,人文力也是生产力,人文关系影响生产关系,人的情感、文化认同与身份表达是可以转化为商业动能的。


  当天的分享环节,3个企业代表分别分享了企业从“要素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的案例。小熊电器将“食不厌精”的顺德美食文化融入小家电设计,从单品制造商升级为“生活方式品牌”;精一家具以“健康办公”理念打造开放总部,共享绿地空间吸引人才;盈峰环境布局AI环卫装备,将“智慧服务”理念注入传统制造。政府则引导企业关注ESG(环境、社会、治理)。


  第三是因文善治,以人文温度提升治理效能。


  大会提出,文化是治理的内核,治理是文化的实践,二者如同“软件”与“操作系统”,共同塑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党委政府要转变治理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顺德经济治理、市场监管、宜商环境打造等多从人文角度思考问题,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体恤群众、体恤企业,为企业打造好周边环境,通过人文关怀、文化活动凝聚人心。


  第四是因文立名,以文化IP擦亮城市名片。


  顺德手握“世界美食之都”“李小龙故里”“世界五百强企业”等世界级的文化名片,粤曲、龙舟、祠堂、香云纱等优秀传统文化荟萃,却未能转化为世界级的名气。


  会议提出,顺德将放大“世界美食之都”“李小龙故里”IP效应,学习山东曲阜“孔子文化节”模式,策划国际武术赛事、美食交流活动等。


  产业方面,顺德将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用跨界思维、并购思维、重组思维去大胆思考产业破圈出圈之路,从大湾区乃至世界产业链条的高度谋划产业“无中生有”和“延链补链”的对立统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推动顺德构建既具东方智慧又具国际视野的产业价值体系,让顺德制造穿越周期、行稳致远。


  陈新文指出,文化底蕴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文化追求是我们最大的品格,要把文化软实力变成顺德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顺德区委区政府将坚持“开门决策”,与干部、群众、企业一起深入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一起蹚出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希望大家深刻思考,积极行动,主动作为,让人文产生价值,更产生凝聚力、战斗力,拿出“敢饮头啖汤”的拼劲干劲,不断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顺德实践。


■企业声音

推动企业发展与顺德人文同频共振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一峰:作为扎根顺德近二十年的企业,我们深知是这片土地的工业文化、美食文化和顺商精神,滋养了企业的成长。会上的交流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从“小家电制造商”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的决心。无论是产品、制造、研发还是服务的升级,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品质生活的向往。而织梦园的探索,更让我们看到了文旅与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它实现了空间、产业和价值的融合,既是品牌展示的窗口,也是城市文旅的新地标。未来,我们会继续深化“人文+产业”融合,打造“小熊生活馆”,做文旅与产业融合的“织梦者”和“探路者”,让“顺德出品”成为高品质生活的代名词,与政企携手共筑“顺德模式”标杆。


  广东精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政臣:这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为顺德制造业的转型突围点亮了一盏明灯。回望过往,顺德制造以代工模式奠定了产业根基,但如今面对美国等国家持续加码的贸易壁垒,传统路径的局限日益凸显,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的必然选择。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我们不仅要聚力品牌建设,以高质量产品叩开全球市场的新大门,更要深耕人文土壤——将顺德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注入产业肌理,让企业发展既要有技术的硬度,更要有文化的温度。这既是破局当下贸易困局的战略之举,更是让顺德制造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核心密码,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球产业变革中真正立得住、走得远、活得久。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投资总监黄龙驹:会议传递的信号清晰而坚定,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底气与信心。作为植根顺德的企业,我们不仅要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在工业智能制造的赛道上持续精进,更要主动跳出“就发展谈发展”的局限,深度思考如何将企业的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与顺德的人文底蕴、城市精神同频共振。从车间里的精密制造到社区中的文化共鸣,从产品创新到价值共创。我们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期待为顺德的人文建设注入更多来自市场主体的鲜活力量。


■快评

顺德破局:用人文经济学重构发展逻辑


  当制造业重镇遭遇转型瓶颈,当先发优势面临追兵紧逼,顺德给出的破局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人文经济学重构发展逻辑。这场覆盖全区的思想革新,是顺德对高质量发展本质的深刻回归。


  顺德的困境具有典型性:产业升级困于“就制造谈制造”的路径依赖,城乡发展卡在“硬件堆砌易、人文滋养难”的瓶颈,企业扩张遇到“设备易得、人才难留”的梗阻。这些问题的共性,在于忽视了“人”这一发展核心要素的精神需求与价值追求。员工下班后无处可去、年轻人因城市缺乏活力而流失、产品难以触动用户情感共鸣——破解这些难题,显然不能依赖传统的政策工具箱。


  人文经济学的新思维,为顺德打开了一扇新窗。


  它不是否定制造业根基,而是给硬实力注入软实力;不是空谈文化情怀,而是让文化成为生产力。陈村“时光九八街”用怀旧文化激活乡村消费,小熊电器以“生活方式”思维重塑产品价值,精一家具靠开放空间构建社区认同,这些实践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当企业关注员工的精神归属感,人才流失难题迎刃而解;当城市满足市民的情感需求,活力与创造力自然迸发;当产品呼应用户的价值追求,市场大门必然敞开。


  从“要素驱动”到“价值驱动”,从“见物不见人”到“以人为本”,顺德的探索撕开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天花板。这种转变,本质上是发展哲学的升级——不再把经济增长当作终点,而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对于无数面临相似困境的地区而言,顺德的新思维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或许就藏在对人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对价值的坚守之中。


编辑:万家长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沉浸式美学培训找灵感!助力顺德自建房“全民向美”
下一篇:深化顺珠安全协作,共筑湾区用气平安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