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变 “救命药”?看似又无用又有味道的“便便”,竟有这等奇效!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开展了佛山首批学龄儿童粪菌移植治疗临床研究项目,首轮共计入组的12人正陆续到该院接受治疗。
9岁的小晴是入组的其中一个。她从婴儿时期就陷入了一场漫长的便秘拉锯战”。即便如今,仍要3-4天才能自行排出颗粒状硬便,还常被阵发性腹痛困扰。
近两年,入睡困难、焦虑低落的情绪更是如影随形,因社交障碍确诊阿斯珀格综合征后,多方求医却始终未见好转。
为寻求新的治疗可能,小晴一家带着希望辗转来到该院,期待“肠道菌群移植”能带来转机。医护团队从健康供体粪便中提取功能菌群,经严格处理后移植到小晴肠道内,成功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
粪菌移植这项“肠道黑科技”治疗方式,正为像小晴这样受特应性皮炎、自闭症等问题困扰的孩子,点燃改善健康的新希望。
据介绍,粪菌移植具有安全便捷、治疗理想、量身定制等特点,其副作用远低于传统药物,治疗后常见有短期腹胀、腹泻等情况,但多数可自行缓解;该治疗对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理想,而孤独症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有良好提升;治疗过程中,将通过基因测序分析菌群,匹配最佳供体,以保障精准修复失衡。
知多D
肠道菌群竟能“操控”大脑?
答:研究发现,自闭症孩子的肠道菌群发育比普通孩子“慢半拍”,并且逐渐偏离正常轨道。超过90%的自闭症患者会出现胃食管反流、便秘、腹泻、腹痛等消化道问题。
研究显示,自闭症的严重程度和胃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这意味着,肠道菌群的异常可能作为环境因素,参与了自闭症的发生。
肠道可不只是消化器官,它和大脑之间有着一条“秘密通道”——脑-肠轴。这条通道通过免疫、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等信号通路,让肠道菌群能间接影响肠道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而调控大脑功能和行为。
肠道菌群如何“连累”皮肤?
答:肠道和皮肤看似离得远,其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常伴瘙痒、红斑等症状,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会引发全身炎症,破坏皮肤屏障,让过敏原“趁虚而入”。
健康菌群能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而失衡的菌群可能让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皮肤。通过粪菌移植重建肠道菌群,可有效缓解皮肤过敏(特应性皮炎)。
既然问题出在肠道菌群,那就“对症下药”,给肠道换新菌群。
粪菌移植的供体是随便选的吗?
答:这可不是随便找个人的便便就行,供体筛选严格得像“选秀”——要通过基因测序分析菌群,选出最匹配的供体。
粪菌移植真是移植“粪”吗?
答:粪菌移植的是“菌群”不是粪便,是将健康者供体的粪便经过智能化系统的分离处理,这不是一种“有味道”的治疗技术。
移植过程怎么实现?
答:移植方式也很温和,从鼻腔放入细软的鼻肠管直达小肠,全程无痛无创,就像给肠道做了一次温柔的“大扫除”。
编辑:文宁
通讯员:余楚然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