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做周知,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那时的容奇有过较为兴旺的短暂时期,手工业和商业性的行业有三十多行。但其中,制鞋和卖鞋也非常突出。
据资料记录,在1947年2月15日,经顺德县政府核准成立容奇镇鞋业公会,参加入会成员有行安、叶举记、步步安、岑锐记、锦记、利行、东华等七家。那么,当年容奇制鞋业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有的鞋店为完全手工制作。(图:顺德城市网网友“yesir”)
解放前,容奇旧马路有多家鞋店,“行安”鞋店是有2~3人的手工业作坊,规模较小;“叶举记”店面较大,有店员4~6人,主要以购进卖出为主,自己做鞋为辅;而“步步安”鞋家则完全是家庭手工业作坊式生意,店铺前面饰柜陈列着各款精美皮鞋和礼绒布鞋、拖鞋供人参观选购,男女老幼悉随尊便,后进则为工场产品,完全由创始人张耀松夫妇及其家属一针一线制作出来。
“步步安”这个响亮的名字是由手工业主张耀松苦思冥想,并征得一些有识之士的意见而起的美好的名字。原址座落在旧马路今大明酒家隔壁,铺面约四米宽、七米深。一个好的店铺名字使人们产生出许多联想,也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由于他们手艺高超,款式新颖,经济耐用而深受群众的欢迎,因此一时名声大噪。鼎盛时期有员工6~7人从业。
一针一线都需要倾注心血。(图:顺德城市网网友“yesir”)
此外还有叶举记也是老字号,该铺是在今大明酒家对面,销量较大、是容奇最有名气的鞋家之一。当时行安鞋家也在旧马路,制鞋的主人在容奇圩头较有名气,群众称他叫鞋注(他的名字叫阿注),足见他知名度高,是容奇制鞋业的“三及第”之一。
制鞋业于1956年手工业合作化高潮时建成制鞋合作社,后并入镇办工业,从此结束了手工制鞋的历史。全社人员在镇办工业大家庭和在二轻工业系统中,适当调配,重新走上新的岗位~~
来源:编辑整理
编辑:李小妮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