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吴国霖长篇小说《广府人下南洋》
□肖志勇
近期,对“华侨”两个字特别上心。近几次我的文化偶遇或珠三角附近旅游,所接触最多的就是与华侨有关的人情风物,而且为之着迷。比如说英德英红镇的华侨茶厂,广州南沙的珠江街华侨农场,以及开平的赤坎古镇,自力村碉楼等。我所到之处,驻足观瞻,反思当下广东思想开明的源泉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明白近代广东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绝不仅仅是经济发达所能涵摄的,更主要是海洋蓝色文明在清朝闭关锁国之后如何想内转和向外转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读书的时候,久久不能明白其中的堂奥,毕竟,我没经历这个时代,也不是当地人,很难理解港澳文化的同宗同脉,相存相恤,也很难理解早期的马来南洋文明经济给中国带来的双边互动理路。直到来到古代俗称广府之地的“南番顺”,接触了一些去过南洋的老人,比如均安镇冰玉堂的自梳女,容奇旧马路店铺的老人,还有一些与早期南洋有关的商人后裔,比如顺德本土的香云纱和南国丝都的生产者经营者等;当然也包括各个镇街留下深刻烙印的南洋文化,如马姐菜、鬼马文化、耶稣教堂、骑楼、岭南镬耳屋、私伙局等,慢慢开始明白为什么早期3000多万海外华侨,广东人占据三分之二的原因。
真正让我明白晚清以降的华侨,最主要是下南洋的华侨,是我看了吴国霖先生的《广府人下南洋》这部小说之后,结合自己所认识的老华侨人,看到本地遗留下来的南洋建筑风物才真正明白的。这部小说从内容来看,十分精彩,是我为数不多一口气读下去的小说,里面的语言很朴实,因为朴实,容易轻松读下去,但蕴含的历史文化含量,却是十分弥足珍贵的。很多历史学家的史料很丰富,但没有一个有味道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显得枯燥无味,读不下去;很多小说家的故事很有味道,读完之后,却水过鸭背,了无痕迹。吴国霖先生的这部小说,避免了两者的不足,有味道,且对下南洋华侨的历史背景钩沉了了,这就是这部小说的价值。
我认识吴国霖仅是这几年的时间,平时会坐下来叹茶,聊聊顺德的风俗习惯,本地的前世今生,当然聊得更多的还是文学。吴国霖先生的三部曲《丝都寻梦》《丝绸大亨》《广府人下南洋》,最能反应顺德和周边比如番禺、南海这些广府地域的历史文化,平实的文学叙事风格,却曲径通幽地阐明了本土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尤其是《广府人下南洋》,两条主线同时进行,爱情、事业、外域奋斗的历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作家本身超强的梳理历史和故事的能力,小说中的陈南,林二骚、松叔等,包括南洋商人,还有底层靠欺骗敲诈为生的咸鱼超等一干小人物,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这些人物在去南洋途中所经历的生死离合,悲惨境遇,都能靠他们的劬劳勇敢,智慧地化险为夷,这就是华侨生命顽强的力量。小说里面有很多真实的在漂浮海船上艰难生活细节,那里有海盗出没,有暴风雨肆虐,有洋人和人贩的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赤裸裸暗斗,这些细节描写,打捞出当年“猪仔”下南洋赤裸裸的资本血腥史。以前多多少少在历史教科书上看过“猪仔”这个词,不甚了了,看了这部小说真实的刻画之后,我恍如身临其境,身上好像有一股咸咸苦涩的血腥之味流淌。
有一次听了旅美华侨刘荒田作家讲自己飘扬过海,孤独无望的乡愁,以及生死未卜的猪仔命运时,很觉得不可思议,看了《广府人下南洋》小说中的陈南,林二骚等人的境遇,才发现当年那些侨居海外的贫穷华人,是如何在苟延残喘的生活间隙里,活出大尊严,活出大格局,如何让唐人街这块丰碑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的足迹,黄皮肤人是蓝色文明的使者。小说里尤其写了以陈南为代表的新生代过香港、闯南洋之事,他们能吃苦,又团结,懂经商,讲情义,牢记民族尊严,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这或许就是他们的南洋梦,也是最初的创业梦想吧。
我更关注的是小说里陈南在广州大革命失败后,没有过分地追求以暴制暴,血腥革命,而是远走他乡,甚至是下南洋,用实业来曲线救国,这就是广府人务实的精神,他们在南洋挖过锡矿、做过建筑工人,干过厨师等等与猪仔身份匹配的“下贱”劳作,他们的底层生活经历,丰富了小说的叙述线索,也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应了那个时代东南亚一带的经济布局,以及在广府人的带领下经济飞跃发展的缩影。我也感到小说的作者能结合顺德本土经验来构建小说故事,经常说,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学也不例外。小说里很多地名、港口、村落都是现在依然能找到遗迹的顺德周边风物,这很亲切,很真实,这也是小说的成功之处。陈南以及家人把本地有名的缫丝丝绸从顺德容奇码头到香港中转运往南洋,重新走上海上丝绸之路,顺德包括南海等地方盛产缫丝,使得丝绸之路不会因为战争而刻意中断,很多缫丝就这样从南洋运往欧洲美洲,换回了很多真金白银,也为后来返回祖国的华侨积累了很多原始的资本。比如这次去开平看到的几百座碉楼群,都是那些华侨在国外打拼,积攒了钱回来建造的西式别墅洋房,这就是为什么广东经济会在近代率先从中国南部崛起,跟无数外出打工的华侨有极大的关系,顺德均安自梳女终生不嫁,拼命在南洋赚钱,寄回广东家人,扶持家乡的亲人读书、办实业的典范。这跟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的人来广东淘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广府人下南洋》的故事情节安排得十分紧凑,各章节之间互相勾连,从一开始陈南参加广州革命失败,半夜坐“鱼扒”出逃,到贩卖猪仔的轮渡,飘洋几十天逃往南洋等地躲避清政府迫害,再到外域筑路挖矿,与当地华人富商和洋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这样的经历充满了传奇和迷人的魅力,能十足地吊起阅读者的潜在阅读期待。吴国霖先生是本土人,身边的亲戚有很多下过南洋,又能勤奋地翻阅当地的方志历史,写出的小说有真实的历史代入感,文笔流畅,小说的切入点很好,“广府人”、“下南洋”,没有多余的词汇,却能唤起很多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去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这又是小说的成功之处,吴国霖具有敏锐独到的眼光,能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推出自己的力作,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不过,小说也有自己的硬伤,比如对处理爱情这块,作家有点小心翼翼,不敢大胆直白地表露陈南年轻人本身应有的火热情感,而是让步于他积极追求的事业,使得像周小叶,梁秋叶那样隐忍的幕后女性,变得黯然失色,这是不是会引起女权主义者讨伐的口舌?当然,这不会影响小说的阅读兴趣,爱情让步事业,或许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儿女情长太盛,下南洋的冒险旨趣就会减弱。
总之,读了吴国霖先生《广府人下南洋》之后,对华侨以及华侨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当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华人走出国门后,只要靠自己的勤奋和做人的情义,就一定能融入到世界各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儒家思想的传播者,是的,我相信这部小说的价值随着历史的钩沉,必将散发出醇厚永恒的魅力,也希望更多的广府人,在这里找到熟悉的精神家园,桑梓情怀。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