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深化“两社三工”成为与会人员关注的话题之一。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梁雯雯) 最近容桂街道在外来工较多的社区配置了10名外省籍治安协管员,协管员纳入政府聘员正式编制,享受与当地同类聘员一样的待遇,成为了全区第一个率先探索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地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镇街。昨日(11月14日)顺德区召开社会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如何深化“两社三工”成为与会人员关注的话题之一。
外来工如何真正参加管理?还需探索
“两社三工”中的“两社”是指社会组织、社区,“三工”是指社工、义工、外来工。探索建立现代社工制度,构建“两社三工”的社会工作格局是顺德社会改革的目标之一。
外来工作为顺德重要社会资源,根据今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顺德区常住人口达2461701人,其中外来人口超过100万,外来工日后承担的社会功能将会越来越广泛。
然而顺德目前的情况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管理功能并没有得以有效发挥,反而是外来务工人员因利益诉求、城市管理和治安管理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这些都给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带来很大挑战。
对此,顺德区政府办公室社会政策科科长伍成亮表示,要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参与社会管理,政府须先转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思维。伍成亮表示,目前政府整体对外来务工人员更多的还是管理。全区目前只有容桂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上有一些突破,但仍然需要有更深层次的探索。
或将建立法定机构,以服务代替管理
伍成亮表示,顺德外来人口占了整个顺德人口将近半数,是顺德重要的社会资源,从管理层面来看,政府更应该从管理外来务工人员转变为服务外来务工,即以服务代替管理。对此,伍成亮他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建设专门的法定机构,由机构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
伍成亮的想法与顺德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据该局综合业务科科长林雄伟透露,因应社会改革的需要,目前正在探索全面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他表示,顺德司法局如今正在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法定机构,推动流动人口归口管理。将通过探索优秀流动人口参与社会管理的工作模式,鼓励在优秀流动人口中继续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完善居住证“一证通”制度,深入推进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出台促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优惠政策,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顺德。
■专家建言
对于外来工的管理工作,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副校长、顺德区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何劲和表示,“三工”中的第三个“工”就是外来工。把外来工与社工、义工并列一起,看似有点别扭。前两者是当然的社会工作者,外来工似乎没有必然性。但他表示,一联系到顺德两百多万人口中,外来者占了近一半,就觉得外来工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在顺德这个两百多万人口的社会中,管理的对象近半是新顺德人或准顺德人,管理的主体当然也不能撇开他们。“没有外来工代表参与的社会管理,不可能是完美的管理。”
(编辑: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