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育生在跑道上以汗水丈量坚持的刻度,当美术生用画笔勾勒梦想的轮廓,当音乐生在琴弦间打磨技艺的极致——来自龙江中学的学子,正以“多元选择”为帆,在龙江中学的沃土上书写着“多样成才”的生动答卷。他们用三年光阴印证:无论选择哪条赛道,只要怀揣热爱与坚持,终能在高考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李迎奥(体育类第一名)
难忘老师的暖心鼓励:“落后不可怕,我们追上去”
拟报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类第一名李迎奥。
“一开始成绩差到坐教室最后一排发呆,现在居然成了体育类最高分?”这个来自江西的体育生李迎奥,用一场逆袭故事,为母校的高考季添了笔滚烫的注脚。
初三那年,李迎奥跟着在顺德工作的父母转学来到龙江中学。“我很喜欢运动,最喜欢打篮球。”彼时的他,文化课在班级吊车尾,却凭着对篮球的一腔热血,试探性地报了体育生选拔。“没想过能不能成,就是想试试。”
谁也没料到,这个起初在25人体育生队伍里排“中下水平”的男孩,三年后竟获得了体育类名列前茅的成绩。训练的苦是真真切切的:清晨的操场蛙跳、傍晚夕阳下的长跑,膝盖磨破过,脚踝扭伤过。无论训练有多艰苦,他总记着体育老师的话:“走体育这条路,得两条腿走路,文化差,体育好也白搭。”
转变发生在高二。“进入高二之后,突然觉得不读书真的没出路。”李迎奥口中的“开窍”,藏着一段笨拙的努力史:上课不再发呆,笔记本记满了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班主任教我学习的方法,体育老师经常鼓励我要坚持下去,他们总说‘落后不怕,慢慢追上去就好了’。”
如今,李迎奥的目标清晰而温暖: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体育老师。“老师说师范类就业稳,可我更想当老师——像我的班主任和体育老师那样,让成绩差的孩子也觉得有奔头。”
从“学渣”到高分考生的蜕变,恰是龙江中学“体教融合”理念的生动注脚——这里不仅培育奔跑的双腿,更锻造向上的灵魂。
陈贝琳(美术类第一名)
感念师者的专业指引:“审美差异莫慌,按考试要求调创作就能破局”
拟报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美术类第一名陈贝琳。
陈贝琳从小对动漫抱有热忱,这份热爱也让她接触到日语,早在报考龙江中学时,她就坚定了学习日语的决心。
出于对动漫的喜爱,她常在本子上描绘动漫人物,跟着教程钻研画画技巧,这些日常积累让她对绘画的兴趣越发浓厚。
“高一时我的成绩在一本线附近波动,对于冲刺一本院校心里没太多把握。”陈贝琳回忆道。在老师的专业建议与父母的全力支持下,她毅然选择了美术生道路,让热爱成为逐梦的翅膀。
初涉美术领域时,艺术评价的主观性曾让她陷入困惑,不同院校的审美偏好如同多变的风向,一度让她在学习中感到迷茫。“低谷时是老师耐心开导我,详细讲解考试技巧与风格要点,帮我慢慢调整好心态。”她坦言,这些指引让她逐渐拨开迷雾,找到创作与应试的平衡点。
日语学习同样经历了从懵懂到突破的过程。起初听力常常让她感到吃力,直到通过持续积累,终于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前期做题很困难,但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就听懂了!”她分享道,自己会制定阶段性计划,比如按周规划学习任务量,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目标。
谈及感恩,她眼中满是暖意:“家人无条件支持我,高三时特意在学校附近陪读;老师在我迷茫时总能及时引导,他们都是我追梦路上的重要力量。”
从课桌上的动漫涂鸦到画架前的专业创作,从日语入门时的生涩到考场中的从容,陈贝琳用坚持将热爱酿成硕果。这份在画笔与文字间追寻梦想的历程,正是龙江中学“让每个梦想都有绽放可能”的生动诠释。
周凯靖(音乐类第一名)
铭记师者的匠心点拨:“保持文化优势,专业课要啃硬骨头”
拟报院校:华南师范大学
音乐类第一名周凯靖。
周凯靖初入龙江中学时,她文化成绩位于年级中上水平,老师特意叮嘱她:“保持文化优势,音乐专业课更要拿出啃硬骨头的劲头。”这句点拨让她在权衡艺术方向时格外审慎。
当看到电影中扬琴独奏的片段时,她敏锐察觉到:“扬琴虽小众,但专业竞争者少,只要肯下苦功就能闯出新天地。”在父母的鼓励声中,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敲响了扬琴教室的门。
从识谱到运指的零基础突破,成了横亘在她面前的第一道关卡。扬琴老师的课堂堪称“毫米级严苛”,回忆起那段近乎残酷的训练,她揉了揉手腕笑道,正是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苛,让她的技法在反复打磨中日益精进。
谈及未来规划,周凯靖说:“我想成为音乐教师。”在她看来,师范教育与演艺事业并非平行线——她计划将专业演出中积累的舞台经验,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细节。
从电影银幕前的惊鸿一瞥,到考场舞台上的从容绽放,周凯靖用无数个日夜的琴弦震颤证明: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对每个音符的极致苛求、对每次演奏的匠心打磨,才能让热爱在岁月中沉淀为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或许正是龙江中学“以精雕细琢成就不凡”的教育理念,在这个夏天奏响的最美和声。
编辑:陈韵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