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镇域“社区营造力”榜单发布!_新闻速递_顺德城市网
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和美社区计划 > 新闻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顺德镇域“社区营造力”榜单发布!


近日,第三届顺德区“耕善计划”项目推介暨行业交流会活动在和泰安养中心举行。交流会现场,首次发布顺德区2023年度镇域“社区营造力”榜单。



顺德区党建引领社区营造,自2014年启动以来,在区镇村三级协同推进、专业机构和慈善力量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下,广泛形成了“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的基层治理共识,并形成党建引领社区营造“1+4+X”模式和六大路径。为了更客观全面地衡量镇域开展社区营造的综合能力与成效,促进先进镇(街道)、村(社区)的经验流动和落地,为社区营造的深化提升提供分析建议,区社创中心在区委政法委支持和指导下,自2022年起通过恒常跟进指导、专家走访调研、定期会议研讨、客观数据收集分析,探索建立起镇域“社区营造力”衡量指标体系。

 

640 (5).png


乐从镇联动专业力量指导重点村(社区)开展社区营造实践。


一、何谓镇域“社区营造力”


基于党和国家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镇域“社区营造力”是指镇(街道)及其辖下村(社区)推进以社区营造理念方法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中,在统筹引领、创新服务、持续深化发展、创建治理品牌等四个方面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及成效。


镇域“社区营造力”指标体系设定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总分共100分。其中,统筹引领力、创新服务力为过程性指标,持续发展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成效性指标。


 

640 (1).png


二、镇域“社区营造力”榜单

 

640 (2).png


大良街道、北滘镇、乐从镇、伦教街道、龙江镇位居2023年度镇域“社区营造力”榜单前五。



大良街道:在“创新服务力”“持续发展力”上表现突出,上年度争取到的区级竞争性项目扶持资金总量大,达451.63万元;项目类型最丰富,涵盖基层治理、养老、残康、可持续等6个领域,覆盖81%村居;累计打造社造之星9个、社区营造实践覆盖71%村居,位居全区前列。



北滘镇:在“统筹引领力”“品牌影响力”方面表现优异,均位于单项榜首,除统筹多部门、单位资源投入社区营造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基层治理人才培训,例如“魅力‘滘’才”项目,围绕4大模块10个主题,持续半年开展培训并匹配种子项目资金,培养83名村居干部、推动20个项目落地;多年来坚持以村居文化特色和社区发展需求为核心,打造一批市民感知度高、参与度强的基层治理品牌;同时重视经验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获得市级、全国性平台推广。



乐从镇:以“全镇营造”为目标,将社区营造作为“党建+”六大系列基层治理工作重点之一,由党建办、综治办、公服办等部门联动推进,创新服务能力大大增强,获区级竞争性项目资金总量最大,达494.04万元,扶持数量和覆盖村居同比分别增长达75%和300%,在丰富项目资源加持下,崛起了乐从社区、大墩村、良教村等一批社区营造“新星”。

 

伦教街道:在统筹引领力方面表现优,综治委统筹引领作用,建立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基层治理三年规划及“一村一策”分类培育计划,还以数据大屏为支撑,构建基层治理工作数字化应用及分析机制,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协同性。

 

龙江镇:在2023年成功打造新华西村、仙塘村两个社造之星,为全区最多;注重发挥先进经验示范效应,指导并积极整合政社资源开展“里海片社造牵手共营计划”项目,组建“先进村居+专业社工”督导组,以优带弱,让“后进村”有方向、有指引地开展社区营造工作。


三、优秀镇(街道)共性经验


1、重视统筹规划、资源联动和人才培育


初步建立党建办、公服办、综治办、镇街慈善会、基金会等多部门问题共商、资源共投机制,重视村居干部特别是社造专干、基层治理讲师团培养,积极动员村居党委书记参加清华班等区级基层治理培训,除完成“通识课”指定动作外,还会主动根据辖区实际需求扩大人才培养范围,夯实社造人才基础。


2、社区服务与社区经济双推进


面对基层治理对财政资金依赖强、社区服务造血能力弱的共同困境,先行镇(街道)、村(社区)积极改善基于群众参与的社区服务,探索公共空间、文化资源、闲置人力等“变活变现”的路径;利用福利会转型社区基金之机,拓展公益慈善资源使用范围和受惠群体。


3、善于造人造势造品牌


积极借助区级专业资源,培育本土基层治理讲师、打磨本土课程,形成本土特色治理品牌。聚焦治理难点,通过总结提炼及选送优秀案例评先评优、推广优秀村居典型做法,推动经验扩散和品牌影响力提升。


四、提升方向建议

 

1、提升社区营造系统性、整体性、全域性


一是强化“区-镇-村”三级协同、“政-社-企”多方参与机制,针对重点痛点问题和有基础、有特色、有成效的村居,集中力量打造整体性、可推广的示范性方案,以系统性、整体性思维探索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有效模式。

二是推动社区营造理念方法在各级党政部门进社区事务的全域应用,将社区营造促进乡村环境美化维护、和谐活力小区建设、老旧建筑可持续活化等有效实践经验扩散到更多业务领域。


2、培育好社区营造人才种子


一是“强头雁”,继续依托清华班,以党委书记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其系统创新思维、社区领导力、资源动员力,影响带动一批村(社区)。


二是“带群雁”,依托基层治理讲师团和课程库,面向镇街业务骨干、村居“两委”及社区工作者开展互访共学活动、基层治理类专题培训、灵活课程等,让其以更新理念、更宽视野、更实举措突破村居发展瓶颈;鼓励有条件镇(街道)和村(社区)联合专业枢纽平台机构、社会服务机构,面向基层工作人员及居民骨干和自组织负责人开展兼具针对性及系统性的培训,赋能提升其组织动员、服务群众综合能力。


三是“育雏雁”,加强基层治理讲师培育,引导先进村(社区)沉淀总结优秀工作法,让具有普遍性、创新性的经验做法实现镇内及跨镇推广。


3、讲好顺德基层治理故事


一是打造顺德社造“代言人”“明星村”,向内培力赋能深耕顺德基层治理本土实践和研究人才,向外通过驻地学者资助计划,联动专家学者资源发挥“外脑”作用,内外并驱提升讲好顺德基层治理故事的能力。


二是加强全国性行业盛会参与和引入,结合先进经验大胆创新,着力推动顺德发挥“百千万工程”典型区优势,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标杆和样板。


编辑:陈惠玲

来源:顺德社会创新中心、德胜基金会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祝贺!德胜基金会荣获“顺德区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下一篇:成都市普兴街道来访,交流社区公益经验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