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镇退役军人何树球:回乡自主创业,不忘回馈社会_新闻一线_顺德城市网
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陈村 > 新闻一线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陈村镇退役军人何树球:回乡自主创业,不忘回馈社会


  编者按:离开军营,踏上人生新的阶段,舞台虽不同,但本色不改。在顺德陈村,一批批优秀的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基层治理、自主创业、志愿服务等事业中,发挥部队优良作风,敢打敢拼、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八一”建军节之际,陈村镇公共服务办公室、陈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顺德城市网,推出“忆峥嵘岁月 敬退伍军人”系列报道,多维度、多角度展示退役军人的风采。


  他,24岁从部队退役,怀揣着梦想回到家乡,经过4年的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他选择了自主创业,凭着坚持和勤劳,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找到了自我;


  他,多年来,诚信经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心怀感恩,勇担责任回馈社会,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传播社会正能量;


  他,就是陈村镇退役军人何树球。


微信图片_20220801131057_副本.jpg


退役军人何树球参军时照片。(点击视频)


退伍回乡创业,开启人生新篇章


  何树球出生于1964年4月,1983年11月入伍,1987年12月退伍。何树球先后在广东湛江遂溪县、广西柳州市、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部队当兵。


  提起4年的军旅生涯,何树球如数家珍:“部队教会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军人作风让我明白纪律严明;集体生活又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


  4年的军旅生涯,让何树球练就了一身本领,军人的优良作风也深深在他身上留下了烙印。正是这股军人的精气神,给了何树球从零开始、转战商海的底气。


  1987年11月,退役后的何树球回到家乡陈村镇,当时组织安排他去企业做安保工作。何树球说,在部队穿军装,回来还是穿军装,部队学到的维修手艺不就白费了,几经周折,最终选择在陈村镇通用设备厂,从事机械维修工作,过起了朝九晚五的职工生活。


  在通用设备厂工作几年后,何树球掌握了生产技术、企业经营管理。1991年,在顺德产权改革制度下,何树球勇于尝试,承包了通用设备厂并改名为广顺塑料机械厂,做起了挤出机、破碎机、切粒机等各种塑料五金机械生意。他从早忙到晚,生意越做越好,不久便成为“万元户”。


  “我是得了改革之惠,喝到了‘第一口水’,挖到了‘第一桶金’。”何树球说道。据他介绍,当时纯粹是靠自己的兴趣,精通设备的维修技术,在行业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就开始创业之路,到现在企业加工厂已经营30多年。


  “虽然我们经营着一家小企业,但我们的产品很耐用、很实用,在技术上、在产品上,受到很多客户的青睐。”何树球规划有度,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薄利多销,赢得了一批固定的客户。


  每当何树球迷茫、无助的时候,“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这句铮铮誓言就会在他耳边回响。经营企业期间,他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都走过来了。在他的带领下,企业越做越好,产品远销国内外,年销售额近千万。何树球表示,做生意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干好事情,讲究诚信。企业经营必须秉持诚信原则,一诺千金,企业也收获了不少荣誉。


微信图片_20220801131118_副本.jpg


疫情防控期间,为赤花一线人员送物资。


奉献爱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发展时也不忘回馈社会。“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党员,也是赤花社区人,我时刻不能忘记我的乡亲,一定要回报家乡。”


  何树球十分牵挂赤花社区的长者和弱势群体,每年重阳节,主动以公司的名义捐赠资金,为村里举办敬老活动,连续资助10年。在了解到赤花社区有困难的群众时,主动找到社区,表明愿意帮助这些困难家庭。每年“八一”前后,还为社区里的困难退役军人送去米面油和慰问金。同时,还为社区的困难家庭牵线搭桥,提供企业公益性岗位,兜底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帮助解决困难家庭的生计。


  在疫情期间,何树球不仅投身到抗疫一线做志愿者,还向社区捐款捐物、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志愿者等群体,为社区解决了不少难题。


微信图片_20220801131114_副本.jpg


何树球参加赤花社区党建活动。


  生于斯,长于斯,社区里的事情,何树球舍得花钱,更舍得花心思,用心用情、竭尽所能去帮助社区。改善困难家庭生活,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提供就业岗位……何树球十分关注社区的大小事情,及时了解社区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将捐助资金落到实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何树球在捐资济困、敬老、疫情防控等社会公益事业上花费了超百万元。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何树球勤劳致富后,反哺乡邻的本色情怀。从一名退役军人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始终保持对乡亲的关心关爱。何树球用他坚韧执着、不懈奋斗的姿态,为更多的人点亮“心有大我、胸怀壮志”的奋斗坐标。


  何树球告诉城网君,无论自己的企业发展得怎么样,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继续坚持投身公益事业,充分发挥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引领示范作用,为助推陈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801131107_副本.jpg


何树球接收奖状。


以身示范,传承军人家风


  何梓铭是何树球的儿子,受父亲的影响,在考上大学一年后,他儿子2015年选择参军入伍,服役于四川广元联勤某部队,目前在部队呆了7年,期间获得“四有”优秀士兵、“驻训”先进个人等荣誉。


  谈及为何会让儿子去当兵,何树球介绍说,儿子在读书时,经常会带他出去跟老战友聚会,聚在一起常常会讲起当兵时的那段历史,儿子的叔叔、舅舅也都是军人,每逢聚在一起时,就会给儿子讲他们当兵的故事,久而久之,儿子对军人身上特有的矢志精武、奉献军旅的精神所感染,就有了当兵的想法。


  “父亲,我想去当兵,好男儿就应该到部队淬炼成钢!”何树球告诉城网君,当时儿子想去部队当兵,母亲、姐姐及家人们都非常支持,也打开了儿子尘封心底多年的军旅情结,儿子毅然决定报名参军。经过体检、役前训练等层层筛选,顺利地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继承父志,寻梦军旅。2015年10月,儿子踏着父辈的足迹,成为了四川广元联勤某部队的一员。从当兵的那一天起,何树球就告诫他儿子,在部队要坚守信念、奋发学习、刻苦训练,把朴素的报国情感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从军誓言。


  “多年来,我一直要求儿子要继续传承军人的家风,在部队、在工作中发扬能吃苦、能奋斗、能干事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何树球说,“我也是当兵的,虽然现在退伍了,但退伍不褪色,军人的传统作风是不能丢的。每一次电话或视频通话,他都这样跟儿子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是何树球的言传身教,让儿子在部队的大熔炉中得到锤炼,在部队中实现“从军报国最精彩”的人生价值。何树球说,曾经自己在部队所留下的遗憾,如今儿子可以帮我实现心愿。儿子从我手中接过的不仅仅是责任,不变的信念,更是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儿子,也将成为自己的骄傲。


  “无论在什么岗位,就算是脱下军装,也要时刻发挥军人的优良作风,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只有祖国强大了,家庭才会更幸福。”这是何树球作为一名老兵在脱下军装时凝结出的智慧之语。何树球表示,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家经营好企业发展的同时承担好社会责任,儿子在部队把本职工作完成好,把青春最好的价值奉献给国家和国防事业,要一起努力、一起奋斗。


编辑:袁永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暖心!陈村“八一”节前走访慰问镇内重点优抚对象
下一篇:陈村镇退役军人江先发:9年来,江先发参与救援抢险700余次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