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生之基。日前,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我国要“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其中有多项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领域的目标任务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顺德区2021年学校校长工作会议
一直以来,顺德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顺德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在佛山市顺德区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后,就马不停蹄召开年度校长工作会议,希望顺德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村改”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精神,期盼校长们要有知耻近乎勇的理智、山高我为峰的责任、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粪土万户侯的情怀和独木难成林的意识。
全面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顺德区不断“加码”推出全面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造顺德教育铁军十条措施等,各镇街也统一战线积极行动,推出一系列目标规划、政策措施等,全力以赴让教育这一百年大计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目标明确,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此前,顺德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预计2020-2022年投入100亿资金,全面改善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工作,提供充足的优质学位。持续深入推进初中“壮腰工程”,提升硬件设施,力争三年内,初中学校100%实现全寄宿,课室100%安装空调;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充分满足教育教学日常需要以及教学质量监测需要。还将在全区新改扩建40所中小学校,新增超6万个优质学位,满足广大群众的就读需求。
十四五期间,勒流将投入20亿元新改扩建学校
未来,勒流街道将全面启动江义中学、新球中学、富安中学三所公办初中学生宿舍扩建工程,力争在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中学学生100%全寄宿。未来五年,勒流将新建(含原地重建、集约办学)中小学校6所,扩建中小学校3所,提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1所,总投资约17.76亿元。目标建设优质学位15300个,其中新增普通高中学位450个、新增初中学位3600个、新增小学学位5985个,重建小学学位5265个。
伦教则出台《伦教街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未来三年计划增加超10亿元的教育投入,提升街道整体教育水平,把“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顺德”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以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目标,升级街道整体教育水平,让教育成为打造伦教软实力的前沿阵地,力争打造全区乃至全市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努力建成教育强镇。
激发活力,人才培养更加科学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中,顺德预计引进、培育一批教育领军人才,设立专项激励机制,对专业领域拔尖的优秀教师设置特殊津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实施重奖。不断优化和健全教师成长发展梯级路径,实现至2022年全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达20%。还深入推进教研教改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新型教研活动,探索推行优秀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乐从镇教育基金会第二十二届奖教奖学大会
人才是发展活力的源泉。乐从2020年9月发布了基础教育十大提升工程,总体目标是至2025年,全镇学位充足、教育质量优良、品牌学校效益凸显、教师队伍奋发向上,形成优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实施“对标先进”工程,引入区内外名校;实施校长领航工程,校长的考核与学校办学成绩挂钩;实施“小城大匠”工程,提前发现、重点培养,构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教育家的教师成长梯队。
北滘将“打造大湾区一流品质教育高地”作为未来教育发展定位,并着力实施北滘教育提升八大行动,其中明确指出,要开展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一个专业、高效、合作的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大力实施“名校长培养计划”、“优才计划”,投入380万引进专家型学科领军教师等多项人才培育、引进制度。
保障后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2020年9月的顺德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上,各界关心顺德教育工作的代表围桌恳谈,为顺德教育发展挑毛病、出办法。大良街道教育办公室主任李翠芬在会上表示,顺德教育存在一个“短痛”,就是面临为过往教育资源不足的历史欠账买单的问题,“顺德教育要有数量作为基础保障,才有质量提高的可能。”
顺德也在解决打破学生午休、住宿条件不足等限制初中办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将在三年内投入20亿元,区镇两级下大决心、下大力度推进中学学校宿舍的建设工作,三年内预计配置宿位5万个,至2022年基本实现初中学校100%全寄宿。
陈村镇教育工作座谈会
日前,陈村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教育“八大工程”行动,指出要加强校园安全改貌,完善育人环境。并表示将加快信息发展,打造智慧校园。启动陈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采取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分阶段推进智慧课堂建设。计划2021年建设4个创客室,5个录播室,更新8个电脑室,60个电教平台,建设12间智慧教室。(杨丽莺)
■顺德区和部分镇街教育领域相关重点措施:
顺德区:
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预计未来三年(2020-2022年)投入100亿资金用于全面改善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工作;引进、培育一批教育领军人才,实现全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达20%;力争2022年全区优秀初中毕业学生数量占全市30%以上;实现2022年全区高考高优上线率达40%;投入20亿元在三年内配置5万个宿位;新改扩建40所中小学校,新增超6万个优质学位。
顺德颁布打造教育铁军十条措施:完善校长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和特殊贡献命名制度;加强“青蓝工程”建设;优化“骨干教师工程”;深化“名师工程”建设;开展“教育家孵化工程”建设;加大引进力度;优化引才流程;完善信息服务保障机制。
大良:
2019年9月出台《大良街道贯彻落实<顺德区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计划5年内持续投入约24亿元,对15所中小学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届时预计可增加22600个中小学学位,街道财政年度增加5000多万元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待遇。
该方案中明确指明了推动大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一项具体措施:创建新教育实验基地;助力教育优先发展;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提升教师福利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形成“幼小初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实行多培优的模式;探索办学创新模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构建大教育新格局;推进教育高位发展。
容桂:
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教育基金募捐一周时间收到认捐金额达1.3亿元,决心以村改总攻的精气神,围绕“如何办好容桂教育、如何办好优质均衡的容桂教育”全面焕发容桂教育新活力,推动容桂教育高质量发展。
容桂全力以赴打造品质教育新高地,坚持党建引领教育发展;坚持完善硬件强化保障,5年至少投入30亿元增加义务教育学位不少于16000个、宿位不少于18120个;集中资源打造学校“233”标杆工程;配套专项经费1000万元,大刀阔斧推动教研教改;加强优质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办学改革;加大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力度;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新机制;攻坚“5080”工程,让孩子享受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伦教:
2021年,伦教把“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顺德”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以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目标,进一步提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教育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力争打造全区乃至全市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努力建成教育强镇。
未来三年,伦教街道计划增加超10亿元的教育投入,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总体目标指出,从2021年到2023年,伦教各类教育发展指标稳步提升,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教育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力争打造全区乃至全市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努力建成教育强镇。
乐从:
2020年9月发布了基础教育十大提升工程,总体目标是至2025年,全镇学位充足、教育质量优良、品牌学校效益凸显、教师队伍奋发向上,形成优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实施学校建设工程,至2025年,共投入近40亿元(含社会资金),新建义务教育学校8所、公办幼儿园4所,改扩建学校5所,共增加学位29295个;实施学校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工程,着力解决校舍安全、空调、宿舍、功能场室、信息化问题;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初中“壮腰”工程;实施小学学区制改革工程;实施学前教育工程,扩大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比例;实施“对标先进”工程,引入区内外名校;实施校长领航工程,校长的考核与学校办学成绩挂钩;实施“小城大匠”工程,提前发现、重点培养,构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教育家的教师成长梯队;实施全面育人工程,启动学校饭堂改革,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政策。
勒流:
勒流街道已经出台了《关于推动勒流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以及《勒流街道“十四五”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2020-2025)》。未来,勒流街道将全面启动江义中学、新球中学、富安中学三所公办初中学生宿舍扩建工程,力争在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中学学生100%全寄宿。
未来五年,勒流将新建(含原地重建、集约办学)中小学校6所,扩建中小学校3所,提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1所,总投资约17.76亿元。目标建设优质学位15300个,其中新增普通高中学位450个、新增初中学位3600个、新增小学学位5985个,重建小学学位5265个
北滘:
北滘将“打造大湾区一流品质教育高地”作为未来教育发展定位,并着力实施北滘教育提升八大行动: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一个专业、高效、合作的教育管理行政部门;二是大力实施“名校长培养计划”;三是大力实施“优才计划”,投入380万引进专家型学科领军教师;四是推动体制创新工程,其中包括建设“国有民办”学校、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后勤管理机制;五是推动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将初中学业水平绩效激励丏项经费和特色学科实验班建设经费纳入镇财政常态化投入机制,创建品牌初中和探索集团化办学;六是学前教育提升工程;七是校舍提升工程,稳步推动一批学校扩、改建工程;八是品牌学校建设工程,比如提升三大片区教育格局,进一步丰富中部片区教育资源,西部片区加快北滘镇实验学校建设并与莘村中学进行集团化办学;东部片区用好博实乐资源推动群力学校与碧江中学打造成为创新特色的教育集团。
陈村:
聚焦学位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建设等,未来三年,陈村镇将实现“投入20亿”“增加超 1万个学位”“增加4千个宿位”“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7所学校”,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陈村镇将上述目标落实到教育“八大工程”行动中:一是推进校舍建设,优化资源供给;一是推进校舍建设,优化资源供给;三是做实“壮腰”工程,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做实“壮腰”工程,提升教学质量;四是扶持学前教育,推进优质普惠;四是扶持学前教育,推进优质普惠;五是优化队伍建设,构建强师工程;六是加快信息发展,打造智慧校园;七是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八是实施集团办学,培育特色项目。
龙江:
龙江承诺“三年连续投入一千万用于奖教奖学”,当前正在构建《龙江镇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镇党委书记甘志宇特别提出教育“四促振兴”:一是以创新促振兴,要以更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办教育;二是以机制促振兴,集中力量攻坚难题、聚集智慧、提升质量。三是以品牌促振兴,要强化质量意识、强化载体、树立旗帜、创好品牌。四是以建设促振兴,坚定不移推进学校建设,在投入15亿元实施校舍扩容提质改造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基础上,稳步推进中心城区新学校的建设。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