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小松溪,虽景物全非,但历史风采依旧……_文化热点_顺德城市网
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文化 > 文化热点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顺德小松溪,虽景物全非,但历史风采依旧……


  小松溪,位于现在大良又一村。这里,曾有一座私家园林,名为小松溪馆,始建于清朝年间,为清晖园园主龙廷槐、廷梓兄弟共同持有的产业。抗战期间,园易主;解放初期,园尚存;至今,景物全非。


  小松溪馆有园林之胜,以遍植良种荔枝为特色。园主处其间,既可娱情,又可果熟之际,避暑游宴,亲朋好友,园中尝鲜,口福实惠。荔枝植于园林,实为集观赏与实用为一体。




  民国时期,小松溪的荔枝因拥有“落塘浮”“蚺蛇肚”“进奉”“阿娘鞋”“芝麻糍”“糯米糍”“桂味”“挂绿”“妃子笑”“状元红”等珍品而名声响彻。有诗记述当年盛况:“小松溪畔火云浓,啜核虬珠沐晓风。荔苑佳音传广佛,将军喜喷状元红。”


  如今,清晖园花径通幽与奇葩古木浑然一体,入口验票处与留芬阁的这两棵荔枝树,更是屹立园中,绿叶蓬蓬,四季常青。夏季果熟时,绿叶丛中丹红簇簇,挂满枝头。


  荔枝虽味美,却不易贮藏保鲜。相传“荔枝”一名来自“离支”,意为“割去枝丫”。古代农人很早就认识到采摘荔枝需连枝割下,否则极易发生腐坏。白居易在《荔枝图序》曰: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成熟的荔枝呈鲜红色,果皮上有着鳞片状的突起,去其壳,果肉晶莹如雪,甘甜如蜜,荔香扑鼻,入口香甜微酸,让人饱啖而不厌,因此吃荔枝愈新鲜愈有味。晨曦未破,晓露初开,所采摘的荔枝味清又甜,汁多爽口,午后采摘的就稍差了。在广东还流传一句谚语:“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因为荔枝含热量高,吃了以后会饱肚,故有饥食荔枝的说法;而黄皮则可帮助消化,解腻是最好不过了。


  顺德荔枝种植的历史很早就有了,最早可追溯至汉朝。据明万历《顺德县志》载,陈村“自汉例献龙眼、荔枝”;明清时期,顺德是荔枝生产大县,以陈村最有代表性。陈村的荔枝、龙眼树逾数十万株,其果“流俎天下”,果农因“荔枝龙眼致豪华”。


  龙眼又名荔枝奴,唐·刘徇《岭表异录》卷中:“荔枝方过,龙眼即熟,南人谓之荔枝奴,以其常随于后。”而西晋·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则是这样描述龙眼的,“似荔枝,但枝叶稍小,壳青黄色,形圆如弹丸,肉白而带浆,其甘如蜜,一朵五六十伙作穗,如蒲萄然。”


  来源:编辑整理

  编辑:林伊敏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记得儿时戏,花灯竟夜看,看的就是“美骨鱼”!
下一篇:岁月变迁,顺德这座宗祠的“族魂”一直都在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