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作为传统的水乡,鱼在这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勤劳的顺德人民识鱼、吃鱼、养鱼,与此同时,还用鱼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中国历来有正月十五上元节观花灯的习俗。清中期,顺德便开始制作、观赏花灯。清中诗人黎简有“剪纸斑斓兽样灯,蜡烟光曳小轮绳”的诗句,清道光年间的诗人梁九图也“记得儿时戏,花灯竟夜看”。
顺德区博物馆内展示的大良鱼灯
清末民国,顺德的机器缫丝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在时和年丰的社会背景下,正月期间,顺德的会景、神诞等喜庆活动尤盛。大良鱼灯会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会景之一,成为与佛山秋色、沙湾飘色齐名的盛会。
鱼灯会多在正月的夜里举行,是一个盛大的夜景。彩旗、舞龙醒狮打头阵,各式鱼灯跟着依次经过。鱼灯重十余斤,游行时,两三个举灯人持灯柱举起,遍体红光的红鲹,黄光灿烂的黄花,青光闪闪的鳡鱼游弋其中。鱼背上活动的吊钩使鱼灯随着步子晃荡,使鱼变“活”,摇头摆尾,栩栩如生。
鳞片款式也要量鱼而行
大良鱼灯是出色的民间工艺制作,鱼灯的款式很多,常见的有火鲤、鳜鱼、石斑、鲮鱼、狮子头、红鲹等等。一个大的鱼灯费时要近一个月。制作的鱼灯务必仿真,骨架大小、鱼鳞颜色等方面,都要求与真鱼相似,务必令人有“世人真假都难辨”之感。具体包括画模、熏竹和开竹、扎架、煮胶和涂纱、扪纱、着色描鳞、洗鳞、挂牌和嵌眼、装灯九个制作工序。
2018年,大良鱼灯入选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现在,在顺德博物馆就有机会和大良鱼灯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学习和体验大良鱼灯的制作过程哦!
相关活动推荐:
《经典非遗,美鱼在骨也在皮》—大良鱼灯制作课程
时间 : 2020年11月1日上午9:30-11:30
地点 : 顺德区非遗文化展示体验馆(顺德区博物馆时光隧道内)
人数 : 诚邀18组亲子家庭(建议儿童年龄在8岁以上)
报名 : 请点击链接进行报名
来源:顺德博物馆
编辑:李晓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