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德乡村,父老们一聊起各自的姓氏来源,都会不约而同且兴致勃勃地说自己的先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并拿出珍藏的族谱展示一番。但是,顺德人是否都来自珠玑巷?
南迁移民与南雄珠玑巷
在顺德,人们一谈起自己姓氏的来源,大多喜欢说来自南雄珠玑巷。笔者在长期的研究中也发现,大量民间收藏的族谱也叙述他们的先祖在宋末因胡妃之乱而南迁顺德。
如龙江黄姓族人就说:“顺德龙江黄氏人,先为韶州曲江人……后徙南雄,度宗咸淳末避乱入广州,占籍南海,今为顺德龙江乡……”。
另外,在众多族谱中,几乎无一例外地记述当年贡生罗贵带领三十三姓97户人家集体南迁避难的事件。族谱还将当时的公文及通行证清晰附列,不过,若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觉内里不时出现诸如“大良府”等时代错误的文字。因此,这一事件的细节应进一步推敲。
但是,勿论其真实程度如何,南雄珠玑巷作为中原与岭南交通的枢纽,中原移民长期在这里休养生息,并不断自由南迁倒是不可置疑。
如杏坛逢简的李仕修,即那位建了五座拱桥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李大人,就是两兄弟从南雄来到均安,大哥李佐修留在那儿,慢慢繁衍出李文田、李小龙等著名人物,而李仕修则来到逢简并安居乐业,与胡妃之乱毫无相干。当时不少人家都是这样迁徙过来。如同是迁居逢简的文武全才梁起就是典型例子。
虽然时间不同,但南迁移民大多都通过南雄珠玑巷而来,因此,到底是因胡妃事件还是自由南迁,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资料混杂,现在我们也难以辨析。如大良卢姓,其族谱就记载:顺邑大良卢姓,系出南雄珠玑巷,至今十有几代矣。龙山温姓在《温氏族谱》也说:吾宗初祖由南雄来居兹地,至是凡五百余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是宋末南迁,也是不同时期的持续行为,而非一次性彻底完成,只不过罗贵率领的那次规模浩大而引人注目而已。因此,厘清南迁时期根由,力戒讹谬相传,望影随声,是我们溯本寻根的应有态度。
来源:编辑整理
编辑:林伊敏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