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召开职业教育座谈会:智慧碰撞“火花四射”_连线人大_顺德城市网
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民意 > 连线人大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区人大召开职业教育座谈会:智慧碰撞“火花四射”



顺德职校学生参加广东省技能比赛(资料图)


  “以前是别人求我‘要读书’,现在是我求别人‘来读书’!”针对招生难问题,从普通高中转战到职业学校“掌舵”的北滘职业技术学校执行校长刘杰华感慨道。


  昨日(3月14日),顺德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工委召开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座谈会,邀请区教育部门、中高职院校、企业和商协会主要负责人,围绕如何推动顺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头脑风暴”。座谈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智慧碰撞“火花四射”。


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顺德“积极谋变”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也被多次提及。两会期间,“职业教育”受到媒体和代表、委员关注。此外,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印发了《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体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传递出职业教育改革的诸多新动向。


  为了推动顺德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舒悦为组长的调研组,前期通过充分听取政府部门情况汇报,和职教集团、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座谈,到周边城市考察学习等形式,形成了顺德职业教育调研报告初稿。这次座谈会是希望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提升,形成高质量的顺德职业教育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


学校呼声: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加快“中高职贯通”步伐


  座谈会上,各方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罗劲柏总结了校企合作、职业培训、师资队伍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看重的是效益,从校企合作中没有得到优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罗劲柏坦言。他建议从税收、等级认定等方式给予企业优惠,提高积极性。此外,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很多培训被社会机构“垄断”,因为绩效考评、薪资补贴等原因,职校老师投身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


  第一职教集团校长、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执行校长梁泽洪提出,希望政府转变办学理念,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比如和龙头企业、科创企业、国资合作,用5-10年时间,打造混合所有制的成为标杆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第二职教集团校长、顺德中专学校校长黄瑞兴则表示,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办学体制机制没有理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政府用中职的钱培养了高职的人才。”他建议加快“中高职贯通”,盘活中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高职平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


  第三职教集团校长、勒流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李保俊则显得“有点激动”,他坦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已经老旧,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及时更新,同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真正从政策和资金上助力顺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第四职教集团党委副书记、四校校长尧勇指出,顺德是一片改革创新的热土,职业教育发展充满活力。但到了今天,也面临着毕业生“用不上用不好”的囧境:毕业生进入龙头企业的通道窄,顺德中小微企业众多,但很多毕业生不愿意进入这些企业的“流水线”工作。他也呼吁,加快“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步伐,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比如把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纳入集团化办学,加快和粤港澳大湾区职业资源的对接。


  针对招生问题,北滘职业技术学校执行校长刘杰华指出,在普通高中扩招的形势下,职业学校招生“越来越难”,其中镇街职业学校的招生问题尤为突出,“希望不要为了招生而招生,并应该通过出台措施让外地学生尽可能留在顺德就业。”



顺德职校学生进行技能展示(资料图)


企业呼声:紧跟产业“更新换代”趋势,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引导


  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易军表示,从去年开始,公司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北滘职业技术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将公司的课程引入学校,安排企业人员到学校上课,学生寒暑假到公司实习。但是最后留在企业工作的学生不到10%。“留不住人”问题比较突出。


  在广东利迅达机器人市场经理兼教育部经理罗晓燕看来,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形势同样重要,“我们不断对学生加强在机器人方面的培训,但是他们有时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迷茫彷徨。”对此,广东天悦餐饮管理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王艳丽深有同感,她说,餐饮业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供应不足,虽然门槛比较低,但是近几年珠三角用工还是比较紧缺。希望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能够引入企业的标准,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引导,加强学生对行业的认知指引。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谭本乡表示,职校学校顶岗实习不能真正解决用工的痛苦。“目前我们有三个痛苦。”他说,第一个痛苦是90后变成一线员工之后,核心骨干跟老员工存在代沟,青黄不接;第二个痛苦是,本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没想象中那么好用。第三个痛苦是,职校培养的学生跟企业的亲密感不强,没有很深的互动性,学生不重视企业,不愿意留在企业,没有归属感。为此,他提倡“三有”,第一,学生要有梦想,想成才;第二,学校要有爱,要育才;第三,企业要有求,想要用才。


  听完企业的发言,舒悦表示,怎么培养一批对顺德本地制造业热爱的、有归属感的、精神追求的年轻技术骨干,至关重要。对这样的人要大力支持,对这样的企业要大力支持,社会各方携手共同打造“大城工匠”。


  舒悦最后总结表示,各方代表根据实际,积极踊跃发言,抓住了职业教育的重点戳中了痛点,碰撞出了很多“干货”,会后将充分吸取这些建设性的意见,不断完善提升调研报告内容,为顺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鼓与呼”。(文宁 李积麟)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全国两会,碧桂园杨国强再关注乡村振兴
下一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19年顺德人大这样干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