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均安的美食
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
曾登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均安蒸猪
但其实,在均安四大名菜中
就有两道与鱼相关的名菜
而且它们的烹饪方法十分特别
能让食客不见鱼形
却能尝到最纯粹的鱼味!
“七彩”名菜,堪比鲍翅
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人有食鱼八法——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在此基础上,顺德人还创造出了“一鱼八味”,顺德拆鱼羹便是其中的头菜,它也是“拆食”的典型菜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图源:顺德城市网网友“猪唛”
顺德拆鱼羹又名均安拆鱼羹、均安七彩鱼蓉羹。据说,拆鱼羹的做法最初取经于“鲍翅羹”,在解放前,鲍翅对于均安人来说无疑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于是,巧手的农妇创造性地用均安人经常食用的柔滑骨少的大头鱼(鳙鱼)代替昂贵的鱼翅,将大头鱼稍煎后拆骨留肉,再加上一些瓜菜和佐料同烩成羹,发明了味道堪比鲍翅羹的拆鱼羹。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评价这道菜:“鳙鱼脱骨自菲庸,七彩缤纷添秀容。美味羹汤谁烩出?塘区巧妇擅厨功。”(图源:顺宣)
精明务实的均安人不仅“惜饮惜食”,还“识饮识食”。他们不断改良拆鱼羹的做法,将鱼肉、木耳丝、胜瓜丝、冬菇丝、陈皮丝、胡萝卜丝、粉丝、柠檬叶丝等同烩成羹,起锅时撒上榄仁、葱花、生磨胡椒粉、菊花花瓣等,制成七彩鱼蓉羹。
丰富的配料使得鱼蓉羹在视觉上色彩缤纷,口感上清、鲜、爽、嫩、滑集聚一体,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是顺德水乡的夏日靓汤羹之一,也成为顺德喜庆宴席中常用的汤羹。
2017年,七彩鱼蓉羹被评为“全民最爱十大顺德菜”;2021年更成为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十大代表菜之一。这道菜肴同时也是顺德名厨梁兆荣的得意之作,他烩制的七彩鱼蓉羹曾获“1998年顺德美食大赛优胜奖”,并在域外美食中获得好评。
中华名小吃,长存家乡味
可以说,均安人深谙烹鱼之方,他们对鱼的料理可谓是“出神入化”,才华与创意兼具。除了“拆食”,均安人还将“剁食”发挥得淋漓尽致, “均安鱼饼”便是最好的代表菜。
据《顺德均安志》介绍,均安鱼饼始于清代光绪年间,由均安仓门村村民欧阳华长始创。那时,均安当地群众早已有将鲮鱼去皮拆骨、起肉剁烂、挞成鱼青打边炉的习惯。
后来,均安人欧阳礼志将其父欧阳华长的厨艺发扬光大,加以改进,将鲮鱼青压成薄饼形,用慢火煎至金黄,创制煎鱼饼。这种制作工艺保留了鲮鱼肉的鲜味和嫩滑,经过煎制后的鱼饼外面焦香内里鲜嫩、弹牙而不腥,使之成为佐酒下饭的美味。
图片/顺德城市网网友“莫生气”
如今,均安鱼饼不仅是人们饭桌上的常客,它的制作技艺也已成为顺德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同时它还为顺德这座“国际美食之都”增添了一笔厚重的舌尖记忆:1997年5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顺德美食节上,由均安镇梁兆荣师傅主理的均安煎鱼饼获优异奖;同年12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小吃评比赛上,均安煎鱼饼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在1998年顺德美食大赛中,均安镇翠湖山庄制作的“均安煎鱼饼”被评为金牌名菜;2013年,均安煎鱼饼被列入均安四大名菜。
顺德天然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顺德人吃鱼的无穷智慧。拆鱼羹、煎鱼饼,虽然看似平凡,却让尝过的人都难以忘怀。追求食物的简朴纯正与原汁原味的鲜美,既是顺德人无比虔诚的美食信仰,也是他们超凡脱俗的饮食哲学。
正是因为顺德人对食材的用心钻研、对美味的“百般挑剔”,才让顺德在美食界独树一帜,吸引世界各地食客寻味顺德。
编辑:陈惠玲
来源:顺德档案史志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