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勒流街道的勒北村
一间写有“番顺县勒流公社北星蚕房”
字样的建筑静静伫立在民居中
无声述说着当年
顺德番禺两县合并后的历程
2016年的番顺县勒流公社北星蚕房旧址
番顺县
这个曾短暂存在过的历史产物
如今除了能在古旧建筑中
一睹其过去的光阴
还能在档案资料中寻找到它的痕迹
顺德番禺两县合并的一年时间内
顺德大地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一起从档案中探寻!
今天,如果有人问顺德辖下有多少个镇街,相信大多数顺德人都能立即回答出来;如果再问顺德辖下有多少个村(社区),查阅《顺德年鉴》也能马上得到答案,因为这么多年来顺德的政区是相当稳定的。但历史上有那么一年,即使是县领导也无法回答类似上述的问题,那就是番顺县存在的一年。
在社会主义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胜利的背景下,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并通过了15年赶超英国的目标,提出了“苦干三年,基本改变面貌”等口号。随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在农村地区,大家推动农业集体生产组织向所谓更高级形式过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越演越烈。一时间,小社并大社,小县并大县,到处都是合并、重组、调整的风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12月15日,番顺县诞生了。
成立番顺县的通知
两个县合并后,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辖下行政区调整的问题。此前的9月,番禺县刚刚成立了一县一社的“番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而顺德,则在9~10月大体按原来区建制的范围组建了凤城、大良、勒流、伦教、沙滘、均安、容桂、陈村、杏坛、龙山共10个人民公社。这样一来,番禺人民公社与顺德的公社并不对等。因此12月合并后,番禺人民公社得要及时撤销,也需要按原来区的建制划分公社。
1959年1月,番禺从原来辖下的14个劳动团变为7个公社加1个独立营;3月,番禺变为9个公社;4月,番禺地区再发展为11个公社,顺德地区也增加至12个公社,全县共设23个公社,还有一些由县直属的农场。
1959年1月番顺县辖下公社的情况
公社以下的乡村则更加复杂。首先是名分问题。在人民公社初期,公社以下没有行政区域划分,乡村以农业社的名义组织生产和社会管理,有时称作营,有时又称为大队,甚至将某个区域笼统地称作单元。但在1959年1月统一称为管理区后,容桂公社还有关于新地单元的文件。
于是,中共番顺县委在1959年3月27日发出文件,规定公社之下一律设生产大队,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这才结束了各乡村的这种混乱的称谓。
其次是各乡村的管辖范围在不断的合并、重组中折腾。在两县合并后的最初几个月内,作为上级的公社尚处在于每月变化的过程中,下级的大队究竟隶属于哪个公社?需要与哪个乡村合并或重组?更是一时一个说法。以勒流公社为例,1959年1月其下辖有9个管理区39个生产队,但到了3月,变为下辖15个大队68个生产队,两个月之间的变化实在难以想象。
再次是重组之后又产生新的地名。还是以勒流公社为例,3月诞生的和平大队,与现在哪个村对应,真的需要好好考证。
当时越调整就产生越多的行政区域,说明原来“一大二公”的合并不符合实际,也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大于二那么简单。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若强行将两个地方合并,并不一定能够像合并前那样正常运转起来。
果然,番顺县成立不到半年就名存实亡,番禺和顺德各自为政。1960年1月,“番顺县”正式成为一个历史地名,两地又重新恢复原来的建制。
南番顺自古是一家,两地人民的友谊无比深厚。尽管如此,1958年12月两县突如其来的合并,还是让大家感觉措手不及。
这历史性结合,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不仅在行政区域划分、管理混乱里体现到,还能在政府官印的使用上看到。
1958年9月,龙山等乡探索建立人民公社;该月27日,府又、五沙两乡经过11天的准备,正式组成大良人民公社。10月,全县大体按原来区建制的范围建立了10个人民公社。按照顺德县的要求,“顺德县勒流人民公社”等各个公社的印章17日开始启用,实行政社合一。但是,12月10日收到通知,15日起番禺和顺德合并为番顺县。那么,刚刚启用的印章还有效吗?
那时顺德和全国上下一样,正忙着“大跃进”运动,生产组织都按照军事化的形式,公社以下以营、连、排为单位,而且经常发生组织机构的变动。例如1959年1月,杏坛公社启用了“番顺县杏坛人民公社工业交通部”印章,5月因机构名称改变而作废,换作“番顺县杏坛人民公社工业交通办公室”的印章。
尽管有不少单位随着县名的变更而变更自己的招牌和公章,但仍有不少机构没有改变“顺德县”的冠名,番顺县委5月8日的文件就以“顺德县示范农场”和“顺德县第一农业机械厂”为例,要求各单位凡是要冠以县名的,都统称“番顺县”,还未更换的,应及时更换,以求得统一,有利工作。
就在这个月,“番顺县凤城人民公社”“番顺县桂洲人民公社”等公社的公章面世了。“番顺县龙山人民公社”的印模在番顺县结束几个月之后仍亮相在有关文件上。
1960年4月还在使用的“番顺县龙山人民公社”公章
不过,也有十分顽固的,勒流公社就是其中之一。勒流公社内设机构的公章有冠以“番顺县”之名,如“番顺县勒流人民公社办公室”。但“顺德县勒流人民公社”的印章坚持不改,1958年8月还在使用。
番顺县期间的“顺德县勒流人民公社”公章
不知道是否有先见之明,1960年1月顺德县便恢复建制,这颗印章顿时显得“光明正大”。可能是觉得更换公章麻烦吧,“番顺县勒流人民公社办公室”的印鉴还见于1960年9月的文件中。
番顺县期间的“顺德县勒流人民公社办公室”公章
最机智的是当属邮电局。番顺县成立后,原顺德县邮电局一直使用“广东省顺德县邮电局”的公章没有更新,但因为印章的十点钟方向出现残缺,不宜再使用了,于是在1959年9月需要刻制新印章。
顺德县邮电局更换前后的公章
由于番顺县早在6月已经重新划分为番禺和顺德两个单位分别经管,此时的“番顺县”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有名无实,所以邮电局一时犯难——新印章的印文究竟是“广东省顺德县邮电局”还是“广东省番顺县邮电局”好呢?无奈之下只好请示番顺县人民委员会。结果是这颗残缺的印章一直使用到1960年3月才下岗,避免了“番顺县”还是“顺德县”的尴尬。
1960年1月18日取消“番顺县”称号的文件
编辑:陈惠玲
来源:顺德档案史志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