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光流逝,时代的脚步不断往前,很多历史和故事都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只有从书籍和人人口口相传中,能追寻到曾经的模样。 顺德下设10个行政区的格局始于清代,清末以数字命名,从一排到十,与现在的镇街相比,当时各个县辖行政区的名字分别是:大良一区、伦教二区、乐从五区、勒流六区、龙江七区、杏坛八区、均安九区、容桂十区,陈村是一半三区一半四区,北滘除上僚、莘村等个别村属五区外大部分分属三区和四区。 1950年,顺德成立城区的大良镇和容奇镇作为县辖镇,但10个农村行政区基本不变,只是一区和十区的范围稍微缩减。
合作化时期的1956年4月,顺德对辖下的行政区作出调整,农村行政区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名,分别是府又区、伦教区、陈村区、仙涌区、乐从区、勒流区、龙江区、齐杏区、均安区和桂洲区。
现在我们看这些行政区的名称,府又区、仙涌区、齐杏区和桂洲区都比较陌生,尤其是府又区和仙涌区。仙涌在很多顺德人印象里,是陈村镇的一个行政村,而府又更是压根没有了记忆。
《顺德县志》里,府又区即是分出了大良镇之后的一区,设云路、金门、五沙共三个乡。当时的大良镇面积很少,就是县城那几条街,所以府又区的地域有70多平方千米。
不过,1958年2月顺德撤销区级建制,府又区分为府又乡和五沙乡,在1958年10月的人民公社化中,原府又区改名为大良人民公社,府又区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此后,大良人民公社又经历过几次更名,从大良区到锦湖镇,后来又并入大良镇,再分出部分成立德胜区,再合并为大良区,最后称为大良街道。
这边是府又出现又消失的原因,而仙涌又为何从一个县辖行政区到一个行政村?这里面的故事你知道吗?小编下期接着和大家说!
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黄青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