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德,有一个鱼米之乡,曾被侵略者烧杀掠夺。那里的村民奋起反击,筑起抗战堡垒,抗日救国。
西海大捷战场旧址、西海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全国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顺德区第一批国防教育基地……一张张“红色名片”,记录着西海村抗击侵略者可歌可泣的故事。
今天,就和你说说西海村。
西海村村貌(顺德区地方志办供图)。
西海村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东北部,具有丰富的路网及水路运输网,东面与番禺紫坭隔河相望,南面与北滘工业园相隔,西面与林港工业园一河之距,北面与桃村相邻。
西海村是传统的革命老村,曾是中国共产党在珠江三角洲建立的第一个抗日基地,经历大小战斗三十余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被称为“西海大捷”,又称西海战斗,现建有西海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陵园,1994年被佛山市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8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顺德区第一批国防教育基地。
西海大捷战场旧址(佛山市博物馆供图)。
西海大捷
1941年10月17日,日军派祁宝林率伪军1000多人大举进犯西海,时驻顺德西海的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在林锵云、谢立全、刘向东等人带领下,利用西海地区河涌、鱼塘纵横交错的有利地形,以及蕉林、甘蔗地形成的天然“青纱帐”,率军民共同抗击伪军。
在敌军不断补充的紧急情况下,谢立全率领部队拆除了两座行人桥阻隔伪军过河,而后发动攻击,经过近12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取得大捷。这场战斗中,抗日游击队以不足300人的兵力,歼灭伪军1个团,击溃敌军200余人,俘敌110余人,还有百余人在逃命中溺毙江中。缴获步枪400余支、手枪50余支、轻机枪5挺、子弹1万余发。广游二支队仅伤亡各1人。
西海军民谱写出的“西海颂”歌曲,一直流传至今,目前当地还有戏曲表演以纪念当时的战斗。
西海曲艺社表演西海大捷(顺德区地方志办供图)。
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顺德的“西海大捷”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952年,顺德县人民政府在珠江纵队(第二支队的前身)广游二支队当年活动所在地西海建立抗日烈士纪念陵园,并于1980年、1995年、2002年先后3次重修,占地面积36000多平方米。
西海抗日烈士陵园(顺德区地方志办供图)。
陵园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革命文物陈列馆三部分组成。纪念碑为四棱形柱体,水泥洗石米构筑,基座长3米,宽5米,碑身高10米,四周凹嵌云石刻字题词,纪念碑正面刻有时任广东省副省长林锵云题词“西海抗日战争烈士纪念”。园内设有顺德革命文物陈列馆,占地800多平方米,分设序幕厅、抗日战争文物厅、解放战争文物厅、资料室等,陈列的有关文物300余件。
1982年,陵园被广东省列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9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佛山市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8月,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顺德抗日战争文物陈列馆(顺德区地方志办供图)。
来源:广东名村系列丛书、佛山市地方志办
编辑:林伊敏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