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之际,佛山发布“佛山制造”品牌系列榜单,顺德以60家次企业、3位个人共计63个奖项的亮眼成绩蝉联全市第一,覆盖“佛山标准”品牌企业、“湾区认证”品牌企业、匠心品质品牌企业等七大类别。这已是顺德连续两年在质量品牌领域实现奖项总数、覆盖广度、创新维度“三突破”,其品牌建设成果在湾区城市群中熠熠生辉。
硬核实力:奖项数量与质量双重跃升,创新生态厚植品牌沃土
从具体数据看,顺德获奖奖项覆盖全类别7个大类,具体包括第六批“佛山标准”品牌企业23家、“湾区认证”品牌企业17家、佛山市匠心品质品牌企业50强12家、佛山市知识产权创新品牌企业10强3家、佛山市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创新十大优秀案例
2家、佛山市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十大优秀案例 3家、佛山市十大品牌人物 3人。
而在此前,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成全省唯一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美的集团入选全省唯一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申报单位,获评首批全国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全省唯一);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梳理185个质量问题形成24个重点攻关项目;34家企业获评市品牌建设示范企业,数量全市第一,标志着顺德品牌从单一产品优势向全产业链竞争力升级。
支撑奖项丰收的是硬核数据:顺德连续两年获评国家质量工作督查激励县区,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数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主导制定国际/国家标准数量等关键指标稳居全省县域首位。2024年,全区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8.6%,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连续三年突破百亿,280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工业产品质量信用优良企业榜单,数量占佛山四成以上。这些数据勾勒出“顺德制造”向“顺德质造”“顺德智造”跃迁的清晰轨迹。
顺德品牌崛起的背后是创新要素的集聚: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落地,美的集团获批筹建全省唯一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20家企业试点产品质量“一物一码”溯源管理。在标准领域,顺德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1项,新增国家标准209项,“寻味顺德”文旅美食标准化体系突破201项,形成“产业+标准+品牌”的独特模式。这种以质量筑基、以标准领跑、以知识产权赋能的创新生态,成为品牌持续生长的核心动力。
企业自强:从“制造工厂”到“品牌矩阵”的进阶密码
为何顺德品牌能彰显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在于企业的自强。
在政府搭建的优质生态中,顺德企业以自主创新为矛、质量管理为盾,构建起覆盖产业链的品牌护城河,完成从代工生产到品牌输出的华丽转身。
最重要的是头部企业引领质量革命,龙头企业率先垂范。美的集团创新“5全5数”智能质量管理模式,将质量管控从生产端延伸至全球5000家供应商,带动40多个细分行业升级;科达制造、伊之密等装备巨头将质量参数嵌入设备控制系统,通过“技术+管理”双输出,推动上下游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这些实践不仅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国家级认可,更带动产业集群整体质量水位提升。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小熊电器已拥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用户,这些支持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一峰入选了今年的“佛山市十大品牌人物”。李一峰提出,小熊电器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小家电领域,通过长期品牌塑造与传播,逐步赢得市场认可。未来,小熊电器将持续迭代品牌战略,推动品牌升级,进一步强化市场影响力。
面对融资难、品牌溢价低的痛点,中小企业探索差异化突围。某蒸汽发生器家电企业以9项核心专利质押获千万元贷款,实现从“技术流”到“资金流”的转化;20家燃气具企业建立数字化赋码系统,通过“一物一码”溯源管理赢得市场信任;34家隐形冠军入选佛山市品牌建设示范企业,以“专精特新”构建细分领域话语权。数据显示,近三年顺德中小企业参与制定标准数量增长120%,印证“小企业大作为”的品牌逻辑。
数字化转型成为品牌升级加速器。伊之密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球设备实时质量监控,产品不良率下降37%;小熊电器搭建用户大数据系统,将消费者反馈直接导入研发端,新品上市周期缩短25%;格兰仕建成微波炉全流程数字化工厂,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提升至99.8%。这些实践让“顺德智造”成为高端、可靠、智能的代名词。
政府赋能:构建“热带雨林式”品牌培育体系
顺德品牌的集体崛起,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精准施策。通过构建“政策扶持-生态培育-严格监管”三位一体机制,顺德为品牌生长提供阳光雨露。
顶层设计搭建四梁八柱。政策层面,顺德出台《顺德区推进产业质量提升扶持办法》,设立近9000亩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打造“1+10+N”三级质量服务网络;资金层面,顺德组建1.3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池,累计促成质押融资超438亿元;平台层面,顺德更是建设6个国家级质检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室,形成覆盖153个工业园区的技术服务辐射网。这些基础设施成为企业创牌的“工具箱”。
与此同时,针对企业痛点,顺德精准滴灌,实施靶向施策,破解发展梗阻。顺德积极建立质量技术帮扶“快机制”,组织专家为75家企业提供243条改进建议;开展“寻味顺德”等七大领域标准化试点,助力传统产业品牌化;推行知识产权“四驱服务”(区+镇+银行+机构联动),实现评估、融资、转化一站式服务。在严格监管端,对不合格产品实施“三个100%”机制(整改、查处、闭环),倒逼企业筑牢质量底线。
通过资源整合释放协同价值,通过生态营造激活乘数效应。顺德积极推动链主企业开放质量管理系统,带动5000家供应商提质增效;举办质量品牌大会、工业设计周等活动,提升区域品牌曝光度;与155个地区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为“出海”品牌保驾护航。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生态赋能”的模式,使顺德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品牌矩阵。
从“数量第一”到“质量领跑”,顺德品牌的进阶之路揭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以企业内生创新为引擎,以政府系统施策为支撑,以生态协同共进为纽带。
面向“十五五”的新阶段,随着智能机器人质量强链、预制菜全链标准体系等项目的落地,顺德正朝着新的品牌目标迈进。在这里,品牌不再是单个企业的勋章,而是整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标签。这场由政府与企业共写的品牌史诗,正在粤港澳大湾区激荡出新的时代强音。
编辑:万家长
部分由受访者供图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