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口述历史,优雅共赏!非遗传承人分享广绣的“前世今生”


  广绣之美,优雅共赏。顺德口述历史专题活动于6月18日在顺德图书馆五楼地方文献阅览厅顺利开展。本期诚邀粤绣(广绣)传承人曾剑琴、曾剑仑,与读者朋友们一同讲述广绣的前世今生,欣赏广绣的独特之美。


微信图片_20230618125717.jpg


  活动前读者观看由顺德图书馆制作的《广绣精品绣》视频,并由顺德口述历史项目组黄锦辉先生向曾剑琴、曾剑仑赠送视频光盘。曾剑琴、曾剑仑是黄连人,来到大良工作40多年,现任大良升平广绣协会正副会长。


微信图片_20230618125232.jpg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广绣)工艺自成一家。它针法多变,针步均匀,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不仅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更加注重绣品的艺术效果,讲求“功”为“艺”用。人物绣与花鸟绣等是广绣的特色产品。


  曾剑琴、曾剑仑介绍自己与广绣结缘的往事,从童年开始,曾剑琴、曾剑仑姐妹俩便与粤绣结下不解之缘。“由于父母早逝,我12岁时,就带着8岁的妹妹一起到黄连绣花厂学习刺绣。”曾剑琴回忆道,刚开始时,因为缺乏刺绣经验,年龄又小,经常做不出令人满意的刺绣作品。然而,曾剑琴、曾剑仑并没有气馁,为了学好刺绣这门技艺,姐妹俩白天加紧赶工,晚上便在家里点上煤油灯,苦练到深更半夜。


微信图片_20230618125255.jpg


  20世纪70年代,顺德广绣精品刺绣研究所成立,并从近两万名绣女中挑选10余名精英进行精品刺绣培训,曾剑琴、曾剑仑姐妹俩因为技艺出色从中脱颖而出,双双入选,姐妹俩便开始了精品刺绣的研制之路。而后,尽管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和机械化的普及,黄连粤绣已不复往昔辉煌,不少绣娘也纷纷“转行转业”,但曾氏姐妹对粤绣技艺的热爱与坚持,从未改变。至此已坚持60余年。


  曾剑琴与曾剑仑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既光荣又责任重大。她们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技术用工匠精神传承,让学员少走弯路接好棒,继续世代相传下去。两位老师在《非遗进校园》进驻梁季舜纪念学校,2019年成立“锦绣坊”至今,培训3一5年级学子和老师系统学习广绣基础直至能绣出一幅小作品。


微信图片_20230618125527.jpg


  与此同时,他们在大良升平活动中心坚持5年几的各级政府主导公益老师,每半年一期培训零基础半精品刺绣的学员400多人,去年全区招生超150 人,完成区的培训任务。


  活动除了讲座与体验外,两位老师还在现场展示了自己精美的广绣作品,读者朋友纷纷驻足观赏。


编辑:梁碧柔

通讯员:余志颖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建设生态顺德 增殖放流200万尾鱼苗
下一篇:全省首个!“社保服务跨省通”社银服务专窗在顺德落地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