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时政速递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城网视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扩大朋友圈


  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红袋鼠


  近日,顺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布了关于佛山市顺德区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佛山市顺德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以及佛山市顺德区第一至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评估结果。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传承、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非遗”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得到很好的传承,关键看传承人。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没有传承人,非遗就难以传下去培养人、发展人,让传承人的“朋友圈”不断壮大,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才能让非遗芳香馥郁、历久弥新。


  面对非遗艺术成就的严苛要求,大浪淘沙之后,能以过硬的本事担得起“非遗传承人”称号屈指可数。想要继承发扬非遗的光彩,并不能轻易速成。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往往要潜心钻研几年甚至十几年,日复一日地精心雕琢、默默坚守对非遗的初心与坚持。


  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植。在政府层面,要细化非遗相关政策,给予全面指导。每次结果的评定之后需要有后续的相应政策支持。在社会层面,要加强对非遗科普教育,尤其要从娃娃抓起,设立非遗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孩子对非遗感兴趣。此外,要多种方式开展非遗主题传播活动,让从事非遗技艺学习的年轻人,能够获得更多的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理解与尊重。


  非遗要“火起来”,更有走入寻常百姓家,要有市场,要积极拥抱新技术,焕发新的生机。我们看到随着新技术同非遗的有机结合,非遗的传播彻底突破了地域限制,借助互联网+、VR等全新的打开方式,非遗IP在青年人群体中间成为时尚。


  非遗保护传承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如何更好释放“文化力”、激活“发展力”,让非遗结出更多美味果,抓住“人”这一关键问题很重要。


更多城网视点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中交城投党委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
下一篇:已经启用!佛山潭洲会展中心改造为全省最大便民发热门诊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