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生态平衡,共建绿色生活——广东省鳗鲡人工增殖流放流(郑维摄)
中国鳗鱼看广东,广东鳗鱼看顺德。顺德作为“中国鳗鱼之乡”,经过多年开拓,打造了“顺德鳗鱼”金字招牌。近年来,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鳗鲡天然资源锐减,国际上保护鳗鲡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10月16日上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于顺德中轴线公园亲水平台启动主题为“维护生态平衡 共建绿色生活”广东省鳗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现场,2000公斤成鳗、35000尾鳗苗放流入德胜河。
增殖放流,是国内公认的一种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从1983年起,顺德增殖放流坚持了37年。与常规放流活动不同,本次放流主角全为鳗鱼,这样的放流体量在国内尚属少见。
据悉,上世纪八十年代,顺德就开创了国内池塘养鳗先河,现已形成了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烤鳗产品除了销售日本这个传统客户外,还远销东南亚、欧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带一路的倡议。眼下,顺德区紧紧抓住启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顺德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今年疫情期间,广东省鳗鱼协会累计捐赠16吨鳗鱼到武汉。
放流35000尾鳗苗进入德胜河
“顺德鳗鱼是顺德最具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产品,是农产品质量最安全的食品,”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说,“本次鳗鱼增殖放流选择在顺德举行,体现了省农业农村厅对顺德水产行业的关怀,是顺德鳗鱼业的骄傲。”梁伟沛表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域生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希望以鳗鱼增殖放流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民关心、呵护水生环境的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鳗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本次放流将对增殖天然水域的鳗鲡繁殖群体数量,保护和恢复鳗鲡资源、改善渔业资源现状起到直接而有效的推动,也将进一步推动我省鳗鱼研究工作,促进我国鳗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梁碧柔)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