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聂鹏) 在顺德老城区,有这样一群“骆驼祥子”,他们见缝插针的穿梭在大街小巷,无论是烈日骄阳下还是在狂风暴雨中,为生计奔波。和烧着汽油的摩托车和出租车相比,他们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何叔”便是其中一位。
近日网友“白衣”,记录下这个时代“骆驼祥子”最后的一个缩影——
当我叫他“何伯”的时候,他脚步一顿,车子即刻慢了下来。正当我有些不明所以的时候,突然抬头就看见他像要回头说话的样子,直觉之下我连忙改口:“何叔!”。
如夏日飒爽的风,突然吹碎骄阳,空气轻松起来。我们重新开动了车子,继续一路走一路聊。
我从打算找他载我时,就知道坐车不会比走路快多少。后来,稍微有点坡的地方他要很努力才能蹬上去,我忍住了没下车。在这附近,这辆人力车常常出没,是我在大良见过的一辆最有特色的车,每次见到,我都会有疑惑,我疑惑它是不是真的用来载客人的,车子上挂着一些东西,色彩缤纷,还有一个小风车。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五颜六色的“装饰”其实很重要。
何叔的车没有铃,经过人旁的时候他直接亮开嗓子吼两声就开了过去,这还不算,在过绿田路的时候,前面来了小车,他丝毫也不避让,手一挥就拐了过去。那一时间,我以为自己回到了台东。而他那个架势,就像是这条路上十足的指挥。
我问何叔多大年纪了,我往年轻了猜,何叔直笑,“快六十了。”
我坐在车里,车篷挡住了太阳光,有风送进来,让人少遭许多的暑热。何叔则直接曝晒在阳光下,没骑多久,汗水就湿了他的衣衫。我见来往的路人都有些惊讶的看着我,想来大概是许久没有我这个年龄的人搭何叔的车了。
何叔告诉我他是顺德本地人,十多年前企业老板“不要”他以后,他就拉着车在这片土地上转了十几年,车子都换两部。“一辆车要三千块。政府还老是要我们换车篷,花掉不少钱。”何叔说自己家里担子不轻,想要等分红等拆迁把日子改善起来,但又不知道那是“要等到哪一年的事了”。何叔说自己看不懂政府,不久他这辆车也要“被迫”退休,“他们不允许我的车上路,说不符合规定,但是为什么那种拉货的车可以?”今年7月份,他的人力三轮车将被禁止上路。对于变故何叔无可奈何,“我又做不了别的。”而对于未来,何叔也只有五个字:“ 到时候再说。”
像是知道了我为什么选择坐他的车子,临走的时候何叔连声说谢谢,这让我很不好意思。我庆幸自己在他使劲蹬小坡的时候没有下车,在他看来,钱要靠自己赚,汗水也甘甜。想起今天中午在吉之岛的时候,一位约十七八岁,四肢健全、并不羸弱的少年拿着一张可以轻易制作的残疾人捐款单直接走过来递给我边上的姑娘,“坦诚”要钱,吓得小姑娘连连摇头,脸紧张的通红。
临走,我给何叔拍了张照,何叔告诉我车头绑着的风车其实是“车灯”,在夜里做生意的时候,黑乎乎的车子能显得醒目些安全些。
其实,那也是他白天辛勤劳作时,不用远眺,就能看见的一朵花吧,充满力量。
■短评
在顺德老城区做人力三轮车生意的人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老人,他们有的是下岗再“就业”,有的是没有文化一直干着苦营生。虽然随着城市里摩托车、公交车、出租车将公共交通不断提速,他们的生存也正面临着考验。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靠着自己的力量尽力做自己能做的,不依赖,不乞求,这样的质朴,让人动容,让人尊重!
(编辑:平川)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