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杏坛 > 水乡人文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牌坊失去了往日的作用,但却成了标志



  牌坊俗名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独特的建筑物。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原不过是皇帝祭祀天地的郊台的外垣建筑,后移置于孔庙,以示对孔子的尊重。南宋以后,这种建筑不仅置于郊坛、孔庙,还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甚至宅第前,成为一种标志建筑,是为标志坊。这种牌坊有木制也有石造,有2柱单坊亦有4柱3间,一般讲究与其它建筑的配合。牌坊的这种用途到今天还在沿用,现顺德几乎村村路口都有大型牌楼建筑,这都是标志坊。

  近代人但凡听到牌坊二字,就会联想到贞节牌坊,就想到它的压迫意义。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理学家们确实曾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来约束妇女,以贞节牌坊来彰显节烈,但起到压迫作用的,是人的观念而非那座牌坊。在顺德,贞节牌坊并不多见,这并非顺德人不够贞烈,而是顺德女子自有独特的贞节观。


  顺德女子很早就深切地体会到,妇女如果不能自强自立,就只能“三从四德”,所以顺德女子追求的是独立的人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她们视捍卫女性尊严为最大贞节。


  为此,顺德女子一向以自立自养为荣。古时顺德女子盛行不婚或不落夫家。“不婚”是梳起不嫁,称“自梳女”,她们在自己的“姑婆屋”居住终老,死后灵位也放置于此。“不落夫家”是指婚后永远留在娘家,与丈夫只做有名无实的夫妻,只求死后可有人家收殓安葬和拜祭。还有就是“长住娘家”,妇女在婚后3天回娘家,除了节日偶回夫家小住外,一直到怀孕才长住夫家。这些女子都出外打工,不但足以自养还可养家。有了这些独立坚强、自己为自己的命运作主的女子,贞节牌坊便失去了意义。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顺德古粉爱日桥,至今仍古风犹存
下一篇:顺德水乡杏坛的人文建筑历史简介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