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基金会不仅投入资金建设社区,更重要的是撬动了社会力量和多方资源参与基层治理。”
“小项目建设却撬动了社区治理大力量,背后村民观念的变化和付出更值得我们记住和努力。”
“基层治理要接地气,左滩村的议事协商‘三条基本原则’通俗易懂,让我印象很深刻:对事不对人,聚焦议题,限时发言。”
……
“和美社区·幸福家园”采风活动举行。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梅佛田”摄
11月20日,由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顺德城市网联合组织的“和美社区·幸福家园”采风活动走进勒流东风村、龙江左滩村,区党代表、区人大代表、网友代表等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在基金会的协助下,基层村居、社区在教育发展、社区照顾、社区营造和行业支持等领域的治理成效。
点燃希望,凝聚民心
一个幼儿园带来了改变的开始
采风首站来到勒流东风幼儿园,这是东风村内唯一的幼儿园。仅有小小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共110多名孩子的幼儿园,为什么值得一看?
据东风村党委委员冯淑玲介绍,幼儿园由于面积不够、功能场室不足,于2017年被降级成了托儿所。尽快恢复办园资格成为了村两委当时的工作重点,但改造资金缺口大,是横在村委会面前的“拦路虎”。德胜基金会“和美社区计划”为东风村幼儿园提升改造提供了最大限额的资金支持,经过改造提升的幼儿园恢复了办园资格。现场有网友感叹,园内环境整洁,布置温馨,功能场室齐全,还有运动场,很高大上,一点都不像村里的幼儿园。
事实上,这也成为了东风村接下来一系列改变的“源头活水”——
获得德胜基金会的资助后,东风幼儿园得以改造提升。
勒流东风村党委书记廖勇威说,正是通过幼儿园提升改造项目,激发了东风村全体村民的热情,点燃了全体村民的希望,干群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硬件设施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的改变’。”廖勇威指着幼儿园的运动场说,这里曾经是鱼塘,村民租给村委会改造,打造成孩子们欢乐的场所;他又指向园内的树木说,这些树都是辖区内的企业主捐种,还有孩子们的玩具。“大家开始愿意建设自己的家园。”
区党代表、大良西山小学副校长卢晓雯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顺德人,她看到东风幼儿园在德胜基金会投入资金后发生的变化感慨良多,她认为无论是幼儿园的变化还是村两委和村民的变化,都是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爱,对家乡的爱,德胜基金会唤醒了这种爱,促使他们想方设法让家乡变得更好。
东风村委会趁热打铁,向德胜基金会递交了社区营造方面的志愿者组织培育项目,打造了一支超过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成为疫情防控和家园建设的坚强后盾。廖勇威表示,现在正筹建东风村共建基金,目标是600万元,目前企业家捐赠已经超过300万元,下一步将面向所有村民发动筹款。“届时由德胜基金会工作人员、东风村企业家和热心市民组成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共建基金,帮助东风村持续发展。”
东风台的场室活化给学子们使用。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杨露”摄
一个唱大戏的舞台是怎么变成小学生的第二课堂的?东风村的东风台改造给出了答案。东风台是用于庙诞和老人节演出粤剧所用,大概一年会使用十天左右。东风村为了充分调动社区的“旁观者”转化为社区的“建设者”,借助志愿者参与村公共事务的热度,强化“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体责任,以“东风台”为拓宽志愿组织为切入点,把东风台的场室活化给东风的学子们使用,一楼为跳绳队训练地和东风村曲艺社,二楼为创客室、阅览室和合唱室,都是老师作为志愿者义务给广大学子上课,让他们可以多方面发展。
当网友来到东风台,勒流东风小学花样跳绳队几十名队员正在这里训练。据勒流东风小学花样跳绳队教练麦剑军介绍,跳绳队于2009年组建,参加世界性全国性大赛100多场,获得世界冠军十几个,亚洲冠军十几个,全国冠军300多个。网友们纷纷对这班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当网友们穿过街巷时,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工程建设,无论是道路修建还是污水管网改造,都充分体现了东风村的社区建设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网友一边走一边了解社区变化。
小资金驱动大力量
拉开和美社区善治的新序幕
党群活动中心、长沙中路、体育公园、耜耕田、龙田公园、见龙桥、文化驿站,在龙江左滩村,采风团成员跟随左滩村党委副书记余小婷的脚步,领略了左滩村的乡村新貌和乡村振兴的成效。网友一边看一边感叹,“太美了,我都想定居在这里。”实际上,网友体验的正是左滩村在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过程。
2019年,在德胜基金会的资助下,左滩村党委加速了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进程,开展“和议协商”项目。截至目前,左滩村通过议事协商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难题。停车规划和耜耕田更是左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此外,左滩村和德胜基金会建立了“幸福基金”,开展乡村微创投“左滩村幸福基金库公益项目”,以小额资助方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公共设施更新和开展民生服务。
“我们对德胜基金会又爱又恨。”余小婷开玩笑地说,左滩村开展“停车位规划和管理”时,向德胜基金会申请30多万元,但只获得赞助13万元。转而,她又很是认真地说,“虽然整个项目期间我们也付出很多,但最后换来的收获其实更多。如何规划、是否收费、怎么管理……经过议事成员的讨论后,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大大提升。余小婷说,德胜基金会给了我们一个支点,却撬动了整个左滩的社区治理。
“耜耕田”的蔬菜花果长势喜人。
途经耜耕田时,网友发现小花园、小菜园的蔬菜瓜果长得生机勃勃,纷纷点赞,“利用屋前屋后的闲置地,很好很实用。”
据余小婷介绍,“耜耕田计划”是乡村基层治理在人居环境问题上的一项创新手法,由左滩村两委发起,由党员和群众合力共建,通过公共服务换取田租的形式,鼓励农民运营,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良好氛围。
当听到村民需要提供社区公共服务,以服务置换土地使用权时,网友“覃炜明”为这种方式点赞。他说到,现在各村居都在倡导“四小园”建设,包括公园的绿化等,后期管理成本大,但以置换公共服务的方式,不仅减少后期投入,更是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在我们家乡,闲置地脏乱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左滩,却能把这种现象转变成公众参与社会的实践平台,十分难得。”网友“王鹏”说,同学就是村长,自己一定要把左滩村的经验推广给他。
座谈会上采风团成员积极建言献策。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 “蓝天”摄
德胜资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以顺德205个村居的社区问题和居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和美社区计划”公益行动,致力于资助教育发展、社区照顾、社区营造、行业支持四个领域的公益慈善项目,发挥慈善资金的撬动作用,联动社区多元主体和资源共同参与,积极搭建顺德本土公益资源与专业支持平台。截至2021年8月,德胜基金会累计资助项目658个,资助总额9397.55万元。其中“和美社区计划”共资助576个项目,资助金额合计8832.95万元,项目服务覆盖顺德十个镇街的199个社区,覆盖率达97%,累计撬动社会资源3511万元。
采风团成员近距离了解社区建设。
■声音
区党代表、大良西山小学副校长卢晓雯:今天走访的东风村和左滩村,能够明显感受到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都有满满的自豪感,对家乡的爱溢于言表。可以说是德胜基金会唤醒了这种爱,促使他们想方设法让家乡变得更好。这对于顺德其他村居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区党代表、宏翼工业设计总经理徐文静:经过今天的采风,我对顺德城乡变化的感触很大。我看到左滩村改造前后的对比,很小的基金力量,撬动了很大的变动。有些人为了这些改变作出了很多付出,这些人观念的改变和他们愿意为了村居的变化作出的努力,更值得后面的人记住他们,记住他们所作出的付出。
区人大代表、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校长容燕文:近距离感受社区美的变化以及德胜基金会对推动社区发展所作的贡献,很感动。今天的采风活动,“美”、“活”、“变”是我最大的感受。美,东风村和左滩村通过德胜基金会的资助,建设社区的民生工程,考虑了融合之美,传承之美;活,盘活硬件和激活村民自主意识,传播德胜基金会“授人以渔”的理念,使社区得到持续发展;变,两个村都分享了未来的发展蓝图,并为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研究,相信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建议德胜基金会下一步扩大宣传,下一步走向学校和家庭。
网友“覃炜明”:通过今天的采风活动,感受最深的是社区发展不仅需要钱,更需要居民参与。东风幼儿园提升后,引来了企业家为幼儿园改造捐赠树木、绿化、玩具等,村民与村委会的关系也更加和谐,并且愿意一起去建设自己的家园;左滩的“耜耕田”,村民都愿意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德胜基金会不仅解决了社区发展问题,还撬动了社会力量和多方资源参与基层治理。建议德胜基金会邀请专家,走访项目,形成可推广、可覆盖的经验,对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钟柳梅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