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顺德资讯 > 本土速递 > 社会万象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城网视点:对于顺德教育,需要的是回归


  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如常


  这几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以来,顺德教育都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教师节前后,顺德政府发放了一个很大的教育红包——


  从2020年至2022年,顺德将投入100亿元,全面改善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工作,提供充足优质学位;


  新改扩建40所中小学校,新增超6万个优质学位;


  三年内配置宿位5万个,至2022年基本实现初中学校100%全寄宿;


  三年内逐年递增中考激励专项经费至4000万元,增长幅度100%;


  定下了明确的目标——


  至2022年,力争全区优秀初中毕业学生数量占全市30%以上;


  至2022年,全区高优上线率达40%。


  从这一系列的重磅举措中感受到一种“不得不改”的紧迫感,也感受到一种“没有退路”的魄力和决心。笔者相信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力度,极大地安慰了很多家庭的心,也鼓舞了广大家长的信心,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开始期待着这些目标一点点地成为现实。


  然而,教育永远都不只是政府一方或者学校一方的事。


  不可否认,顺德教育所存在的“优质资源不足、优秀尖子缺乏、激励机制不足、学位不足”等等问题是客观的,甚至还包括很多教师反映的薪资低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机制、理念、管理等。但到最后都集中在一张成绩表上,让顺德教育成为了众矢之的。


  正视顺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刻地反思,认认真真地想办法解决,这确实是政府应有的责任,如果一个地方,教育搞得不好,如何有未来?然而细思之下,难道需要反思的只有政府吗?需要去改变的只有政府吗?


  从何时起,我们的一些教师谈起教育问题时,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薪资太低”?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因为绩效而慢慢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我们的谈论里面不再是教育方法的碰撞火花,而是那些琐碎的计较?最纯净的校园里弥漫着一些功利的味道,而心里积累了许多的怨气。


  那又从何时起,我们的家长、家庭,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评价只剩下了一张成绩单,一张尖子名单?一直很想问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语文、数学等这些科目成绩不好,你会认为他就是一个很差的孩子吗?我想,我很难让自己回答“是”,也相信很多家长也一样,因为我们认为那不代表孩子的全部。他的性格很开朗,他对人很礼貌,他对事物很有好奇心,他愿意去学习不一样的东西……或许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找出孩子无数个优秀的理由。那转身面对学校时,就变得唯一了呢?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只剩下了气急败坏?可能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比如高考就是考这些,可是它最终很难说服自己。


  我们不禁回头去想,教育是什么?教育的价值或许不在于我们能记住很多事实,很多知识点,而在于训练我们的大脑学会思考,而在于让我们知道要成为怎样的人,要从哪里去成长,或许它包括我们的性格,包括我们的想象力。而现在,我们的孩子接受的真的是这些吗?当一个孩子就生活在一个老师与社会的功利氛围当中时,他又如何能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政府说,要像抓村改一样抓好教育,要把教育作为区镇书记一把手工程来推。笔者绝对相信,顺德有这样的魄力,也有这样的能力。但是顺德教育更需要的,是全社会认识的回归,真正回到原点,理解教育的本质意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它需要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标准来评估一个学校,评价一个孩子。除了下意识的批评,除了咬牙切齿,顺德教育需要的更多是改变,是建设,而这是每一个人的事,更是关乎万代的事。


■更多城网视点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城网视点:让教师去接触更广阔的天地
下一篇:三十而已!顺德这位妈妈的世界因公益而绚烂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