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得以共同进步
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一种趋势
顺德城市网消息 (见习记者黄堂梅) “老师,我取出来23个。”在机关幼儿园三楼多媒体室的现场观摩课上,学生浩浩高兴地向老师汇报用磁铁从装满绿豆的篮子里拿出的回形针数量。整个活动中,他一直都积极发言,配合老师的教学,和其他16个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如果不是其他人提醒,我真的没看出来浩浩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特殊教育专干何智芳告诉顺德城市网记者。
昨日(4月10日)早上,佛山市教育局和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在机关幼儿园举办了《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会。
全纳教育,更是趋势所向
“课题研究2年半以来,教师和家长对全纳教育形成了共识,教师教育特殊儿童的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会上,机关幼儿园园长陆月崧在做结题报告时说道,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得以共同进步,中小学同行及社会对特殊幼儿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高,同时机关幼儿园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据了解,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一种趋势,从2000年开始,机关幼儿园便与专家联手,与旗下姐妹园一同涉足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广大市民的认可。此项课题,主要研究的是8名在读特殊幼儿及3名已毕业,正在读中学的3名患者。
尽管全纳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课题缺乏量化的研究,教学和课程方面还欠缺相应的调整和单独的设计,资金和特教老师资源匮乏,特殊儿童教育专业知识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更是让陆月崧直言在这条路上走得有些孤独:“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到特殊儿童的教育,让这些孩子不那么孤独。”
教育资源室,让孩子变更好
据悉,在顺德教育局此前摸底统计发现,全区约有150多名适龄重度残疾儿童,针对这些儿童的需要,区特殊教育服务中心进行了送教上门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工作,并对全区送教上门工作进行指导、研究和评估。
活动现场,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劳国明表示,已在全区投入了240万特教经费,用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同时将建立10个特殊教育资源室,推动随班就读的接纳率。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