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廖如冰
年龄:76岁
所在村居:大晚居委会
人物印象:生活上,廖如冰不怕苦和累日夜奔波,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发家致富。教育孩子上,她为了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时常抽空陪他们,并且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乐于助人。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王卉林) 在1960-1980年,那个“按工分食饭”的艰苦年代,廖如冰要养育5个小孩。为了不让孩子们饿着,她不怕苦和累日夜奔波;为了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她总能抽空陪他们;为了教导孩子乐于助人,她自己先做尽好事,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妈妈”。
廖如冰是勒流大晚人,几十年来,她刻苦耐劳,辛勤耕耘,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在家她是善良贤惠,孝敬老人的好妈妈、好妻子,在外她是团结邻里,乐于助人,热心帮助有需要的贫困孤寡老弱人群的好街坊。
勤劳致富,让家过上了好日子
在1960-1980年那个时代,社会制度以工分食饭,为了让5名孩子不饿着,廖如冰不怕苦和累,辛苦劳作,工分渐渐积累到生产队伍中最多的一名。
一个弱女子何以得到公分最多?期间,廖如冰还遭受到其他工友的怀疑,认为这公分是假的。然而,经过复查公分,社区证明这确实都是廖如冰自身踏实的劳动,辛勤的汗水换取。这不仅消除了其他工友的怀疑,还让他们倾佩不已。
但是,廖如冰并不满足于现状,她想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1980年后制度责任到产,廖如冰下定决心努力致富。她利用改革开放大好时机,承包两口塘,以科学的方法改善耕作养殖,鱼塘14年期间未有生产异常。在养猪方面,她利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受孕率高、成活率高、降低疾病率。后来,廖如冰不仅成为了当年代劳动高收入人之一,也让家庭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挤出时间,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尽管要忙于生计,但廖如冰并没有就此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反而是更花心思、花时间去认真教导。孩子们从小到大她一次都没有打骂过,因为她坚信对待孩子还是要以教育为主。
只要一有空,廖如冰都会争取零星的时间与孩子们共同坐下,在静静的阅读各类报纸过程中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她不强制要求孩子要做什么、学什么,更多的时候是与孩子分享。她告诉孩子,要多读书,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
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母亲真诚的心意,在成功过程中,个个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和家务劳动,从来不让母亲操心。如今,5名孩子中,3名孩子当上了老师,2名孩子入了党。在廖如冰心中,孩子们都很棒,是社会的精英。
言传身教,教会孩子做人道理
把家庭照料的很好的廖如冰,在外也是受人尊敬之人,而这源于她经常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村内的年老力弱的老人没人照顾,她亲力亲为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身边熟悉的人陷入经济困难,廖如冰二话不说把钱送过去。
除此之外,廖如冰还时常会收集一些实用的保健常识、育儿教育资料,印上上千份,亲历到社区内免费派发给需要的人,帮忙他们科学生活。
“如冰家嫂,每天都希望太阳推迟下山,像铁人一样没有疲倦的感觉”、“如冰家嫂待人处事,道德修养,任劳任怨,息事宁人,是我们的偶像,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冰办事,你尽管放心”……廖如冰的助人小事多如繁星,因此村里的居民个个都称赞不已,直夸她是名副其实的好妈妈、好街坊。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