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 (见习记者陈燕清) 拆迁是个老话题,但在它身上,却总能闻到阵阵火药味。3月28日,网友“玉麒麟”在顺德城市网论坛发表的题为《对于拆迁现象的一些思考》的帖子,再次将拆迁的话题带入网民讨论的热点中。
帖子以德胜河南岸的开发为例,首先对拆迁中一些市民的“捞”心态进行了批评,“现在顺德德胜河南岸拆迁工作这么长时间进行不下去和钉子户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知道现在政府要征地进行建设,而他们有着这么一块地皮,想着趁机捞上一把。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政府计划铺一条路,然后道路两边的居民就拼命建一些简易的房子,政府要拆就要好好赔钱。对于这类的钉子户是要好好谈妥的,如果没有谈妥工程进展不下去,拖着下去既耗费金钱又耗费时间,政府应该的好好培养这方面的谈判专家。”
同时,贴子还对政府方面在拆迁中进行了提醒,“谈判需要多关注民生的,在拆迁过程中,民众在这方面属于弱势的一方面,不能以行政命令进行强拆,补偿也是要合理的。这好比市场上的一场买卖行为,经济利益摆在那里,出现强买强卖的现象谁也不会干。”
贴子发出后,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理性视线,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拆迁
“为什么一定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拆迁呢?”网友雪明认为,“有些时候虽然拆迁是存在一些问题,简单粗暴,但迁拆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城市发展的更好啊。”这种意见很有代表性,以拆迁的出发点和目的为视角,既看到政府在拆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又能肯定拆迁对城市建设的正面价值。
一位匿名网友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他以德胜新区作为例子,指出“德胜新区的建设谁都知道这是好事,但有些市民却借这个机会狮子大开口而引发了矛盾。”最后,他提醒道:“大部分市民看到的只是政府的强制,但不强制路就不通,事就做不了,到头来还是被老百姓骂!”
网友无极更是对一些拆迁户的狮子大开口表示愤怒,称“这就属于趁火打劫。国家给的不少啦。我们那拆迁,一家人给了六百来万。”
而网友马尔蒂尼对拆迁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并总结出三个“拆迁之所以成为大新闻”的原因:“其一是网络发展,一些以前难以获得关注的事情现在都有了曝光的机会,积少成多,就容易成为大问题。其二,政府有些时候处理的方式也有很大改善空间,例如强拆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做法,既无助事情顺利解决,更容易激起民愤。其三,强拆出现的一个诱因也与市民的意识有关,以往市民不敢和政府叫板,如今随着权利意识的提升,他们敢于在没有获得合理赔偿的情况下,就绝不迁走,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怀好意,想趁机捞一笔的。”
为民叫屈,拆迁应多考虑市民利益与感受
一位名为同类的网友则显然站在了居民的一边,他以亲身经验说,“据我所知,一些居民之所以反对强拆多数是因为有一种“恋土情节”,或者住惯了就不愿意搬的思想,并不是存心跟政府叫板或者捞一笔!”
而前文提到的网友“雪明”在发言中也提到,政府有些时候拆迁是存在一些问题,有操作层面的失误,比如简单粗暴,这都需要政府认真面对。
此外,也有网友不对拆迁作是非判断,而是借助“他山之石”,通过其他地方的经验,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引起思考和讨论。网友顺德阿全就是其中一个,他表示:“香港法例:收购了物业90%或以上产权,可向法院申请按市价强行收购剩余部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不管讨论的最终结果如何,通过讨论,网友对问题一定会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且,网友对城市发展的关注,也是一个城市宝贵的财富。
■原帖点击
对于一些拆迁现象的思考
(编辑:吴双)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