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消息 一方已经离球桌两米多远拉球,几个回合后忽然快步向前,一个小球削下,对方接球稍慢,弹在球桌挡板上,引来不少观众起身鼓掌叫好。昨天(3月12日),顺德体育中心,兵乓球桌上的“拉锯战”集聚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起身叫好的还有已年过花甲的容桂阿伯梁文治,胜方正是他弟弟,当天下午比赛的还有他的女儿,也赢了比赛,对手是专业队员,“我们一家都很喜欢打球,我哥哥、我弟弟、我妹妹、我两个孩子……去年顺德第十届区运会上,我们一家人在乒乓球项目拿了5块金牌。”梁伯介绍起去年一家人的金牌“史”。
打球:始于1961年
“我打球历史可长了!”梁文治告诉记者,他从1961年开始打乒乓球,“可以算容桂最早一批打球的人吧”。“以前条件差,篮球场、羽毛球场都没有,乒乓球最简单。”梁文治说,没有球桌,就用床板搭,没有球拍,就找来海绵和硬木板自己做,打得多了,也就喜欢上这项运动了。
打球多年,梁文治不仅自己尝试新的手法,还教人打球,特别是退休以后,更多时间用在“授人以渔”。“身边的一些朋友都喜欢跟我打球,现在年纪大了,打球慢下来了,不过处理球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梁文治原先是做生意的,“退休”后就每天练书法、教人打乒乓球,他笑言:“没钱看病,只好多打球锻炼身体啦!”
教人也是有讲究的。梁文治介绍,100个人有100种打法,教人先要看人,性格怎样,步法怎样,再选择教授风格和技巧,“性格柔和的,我教的技巧也软一些,侧重防守;个性很强的,我教的侧重速度快一些。”
心得:最紧要“勤”
梁文治认为,“勤”是提升乒乓球水平的关键。“乒乓球速度快,打的时候想不了,只能勤快一些,让自己熟练处理技巧,形成惯性。正手攻球1万次,肯定差不了。”梁文治说,自己尝试、练习过100多种乒乓球技巧。
乒乓球要每天练习,一天不练,处理起来没那么顺手了;两天不练,教练知道,教练水平高看得出没练球了;三天不练,连观众都看得出了。“想要水平高,没有捷径可走的。”这是梁文治一句顺口溜。
除了勤练,梁文治也很重视技术的研究提升,他每天都看电视、看报纸《乒乓球世界》,广东省主办的乒乓球研讨会,他也每年必去。除了这些,他和同样喜爱乒乓球运动的家庭成员们还乐于参加比赛,佛山地区的“家庭杯”赛事,梁文治家人就曾多次参加。
“我们打比赛不是为了入这行,而是为了锻炼身体,参加比赛什么的只要发挥水平就好,目标也不要定得太高。高球能打到,低球能削到,机会球不错过就好了。”打球以外,梁文治认为,从打球中感悟看人、为人,去各地参加比赛、当教练对于他来说更多是旅行,“开心最重要。”
□安琪 通讯员 何小雷(编辑:林和)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