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泉
随着佛山市小升初面谈招生方案接二连三的出炉,那些痛恨笔试招生的人松了口气,终于等到了从“以卷取人”的压迫时代跨进了“以貌取人”的解放时代,貌似“面谈招生”真的是未来国之栋梁们的福利,似希望无边,都能见着参天大树都能笔直成长,不再被应试教育捆绑的畸形怪状的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许多地方把面谈招生形容为进入到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个人觉得十分可笑,好比左脚拐子换为右脚拐子就大喊这个人健康行走的了!教育的问题是笔试和面试的问题吗?在教育问题上,笔试和面试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所占影响的比例多少?我们的素质教育大张旗鼓的也推了十几年了,你感觉到人口素质越来越好了吗?那些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哪一样不是“教育”问题?那么,人的培养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健康的学校教育是怎样的,真的有研究过吗?
我记得我们八十年代早就实行过“面谈招生”了,现在幼儿园选孩子不也面谈招生吗?当然,户口这一关是要先过的。证明什么了吗?
在我看来这一场小升初的面谈招生所谓改革,不过是抛了个聊胜于无的安慰剂给家长。同时,民办学校面谈招生恰恰也更加丑陋的暴露了教育改革毒存几十年的劣根性!一个好的改革为什么不在公办学校推行?公办学校不是教学更规范,制度更完善,资源更充沛,操作起改革来不是更应该得心应手吗?
可见选择民办学校进行,其实不过是作秀!对于大部分民办学校来说好的民办学校本来招生一是有钱就能进,二是有关系就能进,三是你真的有才能进,再就是差强人意的民办学校得积极打广告求生员。如果非要说面谈招生有点作用的话,我看读幼儿园的面谈作用比小升初的所谓“面谈”作用还更大更明显。而现在大肆宣扬的所谓小学毕业生心智稍微成熟,面谈更有价值和意义,不过是一种夸大了作用博取眼球的借口。
面谈招生问过民办学校的想法吗?是不是公办学校抗性太大只好拿民办学校开刀,承办了这一场改革秀?
将教育的不公继续以另外一种形式进行,还美名其曰进入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别侮辱了改革这个词好吗?
我们应该看到,将教育的问题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通过转移公众视线解决,这是顽固的中国教育几十年来已经养成的恶劣秉性,推动这一改革的人可以说根本没有深入研究教育,更没有抓到教育的实质性问题去解决。说的难听一点,无非是在唱改革的大戏,自我意淫而已。我十分怀疑推动这一改革的领导人是否真的懂得教育。他自己的孩子遇到的是怎样的教育体制和环境?他了解过普通大众的孩子教育需求吗?
面谈招生,闹一闹就算了,切莫当真。做好教育工作,还得从更多实质性存在的问题入手,比如教育资源分配,教师队伍素质,课堂教材及教学方式改变等方面去思考和进步,做到公办、民办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为教育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国为家做贡献。
历经数几十年的摸索,教育改革也应从表面功夫和自欺欺人的角色上进步一下了。教育改革屡屡失败,并不难看出根本在于教育改革从未脱离过改革者的“自私”,难道不是吗?曾经是教育试验品的我们,看着依然不断上演的教育“实验”秀,对比社会暴露着越来越严重的各种问题,真心想对教育主管部门说一声:少一些制度歧视,少一些改革秀。发展本就是常态,何须用“改革”来标新立异。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