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范特西
“入土为安”是顺德人乃至中国人传统的丧葬观念,而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用于墓葬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近些年,墓地的价格问题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点。昨日,城市网报道指出,顺德的飞鹅公墓涨价了,其中价格最高的一块墓地面积仅8平米 ,但这8平米的墓地针对“外地人”的售价却超过了37万!拥有顺德户籍的也得花上接近13万才能买下,这样的高价,让许多人都感叹“死不起”!
不过,在一片有关“墓地价格高得吓人”的抱怨声中,却有一个尴尬现实或许更能发人深省:为了调节殡葬资源,缓解墓地用地紧张,飞鹅墓园推出了顺德区首个树葬区,免费向市民开放。不过,这种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目前仍然没有哪怕是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走出来响应,飞鹅墓园至今仍未有树葬案例……
事实上,树葬、海葬等新兴丧葬形式的花费要远比购买墓地便宜得多,但并没有得到普遍接受和认可,原因何在?
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殡葬观念就是入土为安、厚葬为荣,它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这种环境下,选择海葬、树葬的逝者家人往往显得很 “另类”,甚至受到贬损和非议。实际上海葬、树葬这种不占用土地的殡葬方式不仅只是比墓葬省钱的问题,而是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代节省空间、支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义善之举,应当加以宣传、鼓励和表彰,使其得到普遍理解支持和普及推广。
中国古语说,“事死如事生”,丧葬礼仪是孝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中国社会一直推崇厚葬文化。同时,中国社会还有强烈的面子和攀比观念,许多高端豪华墓葬就有极坏的示范效应,甚至还有个与此相关的荒谬观念,就是把丧葬与对后人的荫庇相联系的迷信思想,一些墓园就打出类似“皇室之气,家族传承,龙脉所在,山水之间”这样的广告。传统观念不改,经济的丧葬新风就难以推行,而墓地的价格自然也难以降下来了。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