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猪肉、鸡肉、鱼肉、鸭肉、牛肉……但是,你吃过“米沙肉”吗?
米沙肉是顺德一款传统名菜,以龙江镇所制最著名,故亦称龙江米沙肉。此菜的特点是软滑可口,美味香浓,肥而不腻。
米沙肉又称粉蒸肉,此菜堪称源远流长。早在500年前的明武宗时期就是一味宫廷佳肴。宋诩的《宋氏养生部》有详尽的记载,不过那时称为和糁蒸猪,只是将猪肉厚片用米沙、花椒、盐等调味料拌和,上笼蒸熟而已。
到了清代,主料已精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米沙要用微火炒黄,拌入花椒粉,使大米的焦香与花椒的麻香融为一体,调料从单调的盐改为鲜香浓郁的面酱,主料与调味料拌和后猪肉整齐地排列在碗底垫有的白菜上面,入笼蒸得烂熟。
图源《顺德原生美食》。
当时著名诗人兼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称,这样的米沙肉“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
清末,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有迎熏阁、望春楼,这两家酒楼用“曲院风荷”的鲜荷叶,将炒熟的米沙和经过调味的猪肉包起来蒸制成菜,其味清香,鲜肥软懦而不腻,并伴有浓郁的荷香,这道荷叶米沙肉很快就声名远播。
清代的龙山、龙江商贸发达。嘉庆《龙山乡志》记载,两龙商人“或奔走燕齐,或往来吴越,或入楚蜀,或客黔滇。凡天下省郡市镇无不货殖其中”。商贾和外出当官的人引进了荷叶米沙肉的制法,而识饮识食的两龙人对此菜的做法加以改进,使之更加适合本地食家的口味,主要是调味环节,不用麻辣的花椒,不用面酱,改用浓香的南乳和辛香的陈皮末;其次是蒸捻后用老抽(深色酱油)调色,勾芡,成菜芡色金黄悦目。
旧时此菜在蒲节宴(农历五月初五中午筵席)中占一席之地。江米沙肉散发出嬉人心脾的香气,让人品尝到肥胰滋润的美味。此菜配搭合理巧妙:用炒过的米沙给五花肉增香添爽,同时吸收其猪油,令菜肴肥而不腻。荷叶带来阵阵清香,并有消暑除烦的作用,此菜夏天食用很合胃口。
有人这样评价这道佳肴:“幽香并不浓烈,肥腴而不腻人,质地酥烂而外形整齐,内涵丰富却不张扬,其复杂和多变令人难以捉摸。”
来源:编辑整理
编辑:左翠银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