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鱼皮角,几乎没有顺德人没尝过?但凤城鱼面线就不一定了!不知道多少顺德小伙伴听说过凤城鱼面线呢?凤城鱼面线与凤城鱼皮角堪称姐妹美食。
鱼肉面之所以命名为凤城鱼面线,是因为其创制者是顺德凤城厨师。上汤鱼面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有,计划经济时代沉寂多年,改革开放后重出江湖。创制(实际是改良)者是一位姓胡的顺德厨师,顺德人家的老板之一。鱼肉面是他瞬间灵感的迸发:鲮鱼球大家都吃得多了,为什么不能把它做成鲮鱼面呢?一试,效果甚好,竟成了顺德人家的招牌美食之一。
鱼面线是用鱼肉做成的面条,主料是新鲜鲮鱼,配料是陈皮末、盐、糖、蛋清、生粉少许,工具是唧嘴或西饼店做蛋糕用的挤花袋。做法:首先,用刀背把鲮鱼肉刮出一层层的鱼蓉(这样比用刀剁碎更能使鱼面细滑),在鱼蓉里加入上述配料,顺方向搅打到呈胶状,再狠力摔打鱼蓉几下(这样就可以保证鱼肉的弹性)。其次,在唧嘴或挤花袋里抹上少许花生油,把打好的鱼胶装入唧嘴或袋子里,然后把鱼胶一根根地挤到清水汤锅里,放少许青菜、金针菇同煮,就是美味的鱼肉面了。这种面实质是手唧鱼肉面。
凤城鱼面线看起来就像一碗拉面一样,然而它格外爽口弹牙,味道分外鲜美,让食客一口一个鲜,一口一惊叹。
鱼面线的前身是五彩炒鱼丝
鱼丝《顺德菜精选》载有一款传统顺德菜,名叫五彩炒鱼丝。制法是用唧嘴把鱼者胶挤成幼条,落入钵内清水中。烧锅下水,把鱼青条连水倒入锅中,滚熟后捞起,随即过冷水泡凉,捞起滤干,切成条,这就是鱼丝。把洋葱条、滚过的笋条、西椒条、 湿冬菇条、鱼丝、胡萝卜幼条同炒,注入芡汤调味,然后下韭黄段、葱榄,加包尾油和匀上碟,把炸米粉丝伴边。显然,鱼丝与鱼面线制法极为相似,鱼面线则是后辈。
鱼丝源于虾丝虾胶是广东餐饮业适应性很强的半制成品,用虾蓉加味料打成胶状,用作馅料。它味极鲜美,美中不足的是呈酱状,含水分较多,通常只用于蒸酿或炸,不用于炒。为了克服虾胶的缺点,粤厨用唧嘴把它挤成幼条状,便成虾丝,虾丝可用于炒。顺德盛产鲮鱼,凤城厨师仿照虾丝的方法制出鱼丝,其后更推出鱼面线。
来源:《顺德原生美食》
编辑:李晓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