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瞬,城市变迁!
这10年,在以“品质大良”为题的作文中,大良探索出一条独具个性的现代化城市之路,也是大良打造共建共享幸福家园城市梦想的实践过程——
十年,地方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翻了一番,街道一级文化活动增加7倍;她依托凤城优美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佛山唯一一个“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佛山市书香镇街”、“寻味顺德小镇”……
经济:豪情满怀再迈步
“2019年,大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74.79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07亿元,比2010年增加3倍多。”在大良街道办的统计数据里有着这样的对比。数据的变化,背后折射的是大良经济的蓬勃发展。
大良一直坚持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将高新技术企业、股改企业、上市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构建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体系。辖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84家,股份制改造企业6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9个。大型文旅品牌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带动文、商、旅产业发展,拉动消费效应明显。
如今,新滘工业区、德胜河北岸片区、五沙沙坑工业区、红岗工业区连片改造等村改战场同步推进。依托“村改”释放的土地空间,推动五沙华腾科技城、成德电子信息等新兴战略产业项目陆续落地;打造20平方公里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红岗科技城,推动顺德、大良走向新时代新发展新辉煌。
见证者感言:昔日部门工作重点的三旧改造、城市更新,如今已是要求更高、内涵更丰富的头号工程“村改”。变的是叫法,不变的是顺德人基因中的敢闯敢拼。
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何惠然 摄)
城建:品质生活是宗旨
今年3月,顺德区“强中心”重点工程德胜体育中心、顺兴大桥、顺通大桥同步动工,开启大良迈向现代化的新起点。
这只是大良城市建设的一环。
大良作为顺德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规划”期间完成了新城区21条主要道路(含绿化改造)和旧城区28条道路的提升改造,“十三五规划”期间协助推进地铁三号线大良段、南国路交通升级改造、伦桂路建设等重点交通项目。2018年起,大良启动智能停车收费管理,有效提高75条道路约5100个路边停车位的周转率。
大良不忘提升城市“颜值”。投资约800万元,建成华盖山主题公园工程;2019年新建居村公厕2所,改造提升居村公厕和市政公厕17所;推进石洛涌、金陡涌、南霞涌等9条河涌整治,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提升,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顺德新城区建了天桥,有金凤凰、绿轴、水轴等景观,商业配套丰富了,城市配套更人性化。”顺德建筑设计院院长陈霖峰说,大良越来越有城市的味道。
见证者感言:十年前,大良忙着完善基础设施,解决“水浸街”;十年后,大良“梳妆打扮”已成日常,城市管理越来越精细化。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大良文化中心供图)
文化:百花齐放竞风流
说到大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文化凤城”。
这种印象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
据大良文化中心主任戴建华介绍,大良文化中心成立近五年来为约3万人次少年儿童开展培训、科技及拓展活动,为200多万人次居民提供公共图书服务,累计开展了近5000场次群众文化活动,参与居民约300万人次。
从没有独立的文化队伍,到成立文化中心,并拥有定编人员29人;从没有文化阵地到拥有街道图书馆,社区逐渐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生态从政府满足民众需求,到活动走向分众化、精品化。文化队伍的壮大,文化阵地的完善,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大良文化中心最高峰的时候每年举办活动近千场,并打造了一系列如凤城造就艺术季、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乐日、凤城读书沙龙等文化品牌活动。
欢乐海岸PLUS以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体验带旺大良人气。(边人 摄)
多次参与策划、组织大良文化活动的宾缤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宾洋说,大良文化氛围浓厚,包容性强,政府敢于尝试又坚持底线,市民乐于接受没有接触过的文化元素及展示形式,这就是她为什么喜欢大良的原因。
除了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大良还加强文物保护和历史内涵的挖掘传播,完成陈邦彦纪念馆活化工程和佛山历史文化街创建验收,2018年被评为“佛山市书香镇街”。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大良充满活力。近年来每年超100场的篮球赛事,把全民健身推向高潮;全国少年轮滑锦标赛等高规格活动,推动文体事业发展,并对外展示良好城市形象。
见证者感言:从大众化的、节假日的户外、广场活动,到越来越多分众化、室内的精品小型活动,从传统活动到跨国界文化交流,“文化凤城”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力量。
市民家门口就能享受基本医疗服务。
民生:以人为本暖人心
2012年,大良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13个卫生服务站,打造“步行15-3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扩建了德胜颐年苑、改造了大门老人院,新增185个床位,构筑了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港湾;残疾人、困难群体服务机制不断完善。
“发展是为了让大良市民生活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曾接受采访时提到,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
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3.41亿元,2019年增加至6.78亿元。资金投入带来的显著变化是:今年大良街道由9所公办幼儿园增至14所;重建南江中学,新建顺峰小学、玉成小学;扩建或改造凤城实验学校、聚胜小学等,随着优秀学位供给逐年增加,校园设施环境不断完善提升,家长对大良教育越来越有信心。
持续加大新建、改扩建学校力度,让更多孩子在大良接受优质教育。
“第一年招生,有家长交了报名表,转身又回来拿走了。”顺峰小学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但有家长持怀疑态度,校长文娟娟说,经过街道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顺峰小学如今是大良东区口碑较高的一所公办小学。
大良教育手段日益优化。玉成小学校长徐洪表示,人工智能、智慧校园、云课堂、信息链接等先进技术在校园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新特色、新亮点,使教育的发展变得更加生动有力。
见证者感言:从刚开始成为记者关注大良教育,到成为家长享受教育成果,随着越来越多优质学位增加,教育高质量发展,给我的是安心与放心。(钟柳梅)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