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陈村 > 新闻一线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陈村: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速迈入“湾区教育强镇”


  新圩小学的民乐合奏《狮子滚球》青春悠扬,仙涌小学的经典诵读《三字经新论》郎朗上口,拔萃实验学校的街舞《少年》欣然悦动……9月9日下午,陈村镇庆祝2023年教师节暨教育基金奖教奖学表彰大会在青云中学举行,各中小学、辖区热心企业以及一批批受表彰的优秀教师和集体、学生等欢聚一趟,共同庆祝教师节。


  春华秋实,桃李沁香。一直以来,陈村镇以“赶超进位”的良好姿态,“提质提速”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教育“四好”工程,着力构建优质均衡、质量一流的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作为顺德链接湾区的“桥头堡”。当前,陈村正奋力打造省级样板中心镇,办一流的学校,创一流的质量,育一流的人才,树一流的品牌,向着创建“大湾区”教育强镇,打造“家门口”优质教育的目标出发。


顺德区先进学校奖_副本.jpg


顺德区先进学校奖。


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今年,顺德提出,要加快打造与城市综合实力相匹配、与群众期盼相契合的高质量教育:以更大力度打造更高品质的家门口好学校;以更大决心打造更高水平的好校长和好老师队伍;以更大作为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更大魄力打造更高和谐度的教育生态。


  今年秋季开学的首都师范大学顺德适子未来学校(简称“顺德适子未来学校”),就是陈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新动能。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锦棠说,学校的开办,凝聚了各方人员的心血与汗水,让新的学校、新的气象展现在大家眼前。


  据介绍,顺德适子未来学校总投入8.5亿元,占地92.44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设84个教学班。学校镶嵌现代科技创新元素,凸显架空操场、采光装置、祠堂活化、口袋公园、立体分流、空中绿化等亮点,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致力打造“最美校园”、“景观校园”、“人文校园”、“安全校园”五位一体的未来学校。


  今年,陈村龙汇幼儿园建成开学,幼儿园以“许孩子一个乐玩童年”为办园理念,建构独具陈村“千年花乡”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及自主游戏课程体系,让孩子玩中乐,乐中学,学所得。与此同时,梁钊林纪念小学一期扩建工程体育馆和教学楼相继建成,新校舍,新团队,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


  当前,在资金紧张情况下,陈村镇政府全力推动学校项目建设,陈村镇初级中学一期扩建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封顶,预计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在企业、乡贤等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推进潭村小学、大都小学两所学校焕新行动,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华宝厂西侧地块幼儿园、潭村华阳路东侧C4地块幼儿园已经通过了立项进入深化设计阶段,最快可于年底动工明年启用。


满三十年教龄教育工作者_副本.jpg


满三十年教龄教育工作者。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陈村区域教育发展


  近年来,陈村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今年,引进首都师范大学入驻陈村,接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顺德适子未来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携手办学,深度融合发展,助力陈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陈村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将充分调动大学的专家科研优势和在京附属学校的教学实践优势,对学校的办学思路、校园文化、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支持,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双一流”优质教育。


  实际上,今年陈村就全面启动教育管理人才“领军计划”,组织陈村镇教育人员赴首都师范大学及附属学校跟岗交流;8月初,陈村举办2023年教育领军人才“菁英计划”名师讲堂,邀请名校专家为全镇各小学教学行政和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分学科、深层次培训,全方位、针对性地引领教师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陈村不仅仅是对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对内也是给予教师施展的舞台,高质量推进学校共同体建设。针对部分学校办学规模较小的现状,陈村以“新圩小学+勒竹小学”“潭村小学+大都小学”为试点,探索建立“优质学校+潜力学校”的“1+1”紧密型学校教育发展共同体。


  经过一年的探索,新圩小学+勒竹小学教育共同体采取一套班子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达到了共融共享共建共赢的目标。两所学校均获得2022年顺德区办学质量考核A等单位,勒竹小学开创了陈村镇小规模学校荣获区“A等学校”的先河。


  而潭村小学+大都小学教育共同体制定了交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了教师团队有序交流的制度及措施,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其中大都小学在综合质量监测中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潭村小学少先队大队以两个顺德唯一分别荣获“广东省红领巾奖章(集体)四星章”和 “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荣誉称号。


  接下来,陈村将着力打造青云教育集团高中、初中、小学十二年一贯培养模式,通过“管理一体、教研一体、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小初高融通”的方式,提升集团化办学效能。


“焕新行动”工程捐赠答谢仪式_副本.jpg


“焕新行动”工程捐赠答谢仪式。


坚持“人才强教”战略,培育优质教师人才队伍


  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一流的师资队伍。当前,陈村镇坚持“人才强教”战略,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力求像培育“花朵”那样培育“园丁”,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育得出、用得好”的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


  今年,陈村以急需紧缺为出发点,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多渠道引进人才、补充师资力量,把更多好老师、好校长吸引到陈村来。陈村成功引进3名北京名优教师以及“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硕士研究生44人,为陈村奋力打造“聚人才、育英才”教育高地注入了无限动力。


  陈村依托首都师范大学优质资源,启动师资队伍培养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技能,实现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共享。同时,陈村还深入实施教育管理人才“领军计划”,积极策划教育管理人才“卓越计划”“菁英计划”、教研员能力提升计划、名师讲堂等项目,多维度锻造教师专业素养。


  城网君了解到,未来,陈村将会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提升行动3.0版,从面向未来的能力素养出发,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整合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为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校长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支持。


  “办好人满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梁锦棠表示,陈村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不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造就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发展提质增效。


编辑:袁永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暴雨来袭!陈村执法昼夜奋战排隐患护平安
下一篇:热血青春铸军魂!陈村欢送新兵入伍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