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杰
近年来,各种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千姿百态”、层出不穷,或“老中医”言传身教,或“患者”现身说法,或张冠李戴“名人代言”,或夸大疗效“包治百病”,严重欺骗和误导广大消费者,为社会各界深恶痛绝。
虚假广告为何屡禁不止、屡查屡犯?这其中,固然有广告发布者的利欲熏心、诚信缺失,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也难推失察之责。事实上,正是一些媒体采取默许放任态度、忽略广告审查职责,给了造假者可乘之机。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它们以媒体的公信力为虚假广告“站台”“背书”,推波助澜,成了虚假违法广告投放的“重灾区”。
根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泛滥,需要重申媒体责任,不给弄虚作假者以媒介出口。大众传媒应更加审慎地对待医药类广告,绝不能“给钱就登”。监管部门更需严肃追究违法违规媒体的连带责任,斩断利益链条,严把虚假广告传播的关口。
(编辑:顺德城市网)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广东顺恒律师事务所 贺麦清律师 电话:0757-22310031,1370301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