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勒流街道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佛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全力推进实施“1+1+15”阳光体育活动模式,构建“体育+”育人课程体系。
加长版课间来了
“1+1+15”阳光体育活动模式,即1节体育课、1节阳光体育大课间以及15分钟的小课间体育游戏活动。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安排会编入课表,切实保障每天开展30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小课间则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实打实地增加学生校内体育运动时间,确保每生每天校内综合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2小时。
“加长版”小课间落地!经典项目“回归”校园
“小课间,大舞台”。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如何利用好这课间15分钟时间呢?据了解,在开学之前,勒流街道各学校积极吸纳师生、家长意见,创新开展体育特色小课间活动,引入传统游戏和小体育项目,并因地制宜设置体育活动空间,加大对设施器材的投入,满足学生锻炼需求。小课间时间的延长,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走出教室,课间15分钟成为了孩子们释放天性,展示自我的美好时光。
勒流第一实验学校
勒流第一实验学校从本学期开始课间时间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开学第一天,下课铃声一响,勒流第一实验小学就热闹起来。跳绳、做手工、投篮球……小朋友玩得忘乎所以。据勒流第一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在课间动起来,放松休息好,合理策划和编排“体育小课间”内容,如“小擂台舞起来”“小篮球投起来”“小沙包扔起来”等活动、游戏。这些活动游戏同时还充分融入学校德育元素,展现班级独有文化特色,让孩子趣享课间。
经典项目纷纷“回归”校园
据勒流街道教育办统计发现,课间15分钟,掷沙包、跳皮筋、跳格子、踢毽子、跳绳等经典项目纷纷“回归”校园。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孩子们到相应区域开展小课间活动。小小的格子,带来的是无穷的乐趣,启迪了孩子的智慧,孩子们在画好的格子上蹦蹦跳跳玩跳格子,通过单脚跳、双脚跳等方式,既考验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又充满了趣味性。而翻花绳则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一根简单的绳子变出各种各样的花样,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和创造力。除了传统游戏,小体育项目也融入到小课间活动中,不少学校巧妙地将自身特色体育课程项目创新性地融入其中。
课间15分钟,小朋友动起来
特色小课间的开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户外。学校精心组织,合理规划活动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以前课间觉得很无聊,现在能和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做运动,感觉特别开心,上课也更有精神了。”一名学生开心地说道。
构建“体育+”育人课程体系,寓教于乐
勒流街道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胡静主任表示,阳光体育活动模式的改革,体现着育人导向的变革,接下来,勒流街道将指导全街道中小学根据本校实际不断优化安排、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活动空间、夯实安全管理、强化监督检查,提炼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进行全街道展示交流,辐射推广。
不断优化安排、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活动空间
下一阶段,将继续深挖体育运动在智育、德育、心育、美育、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探索体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努力构建“体育+”育人课程体系,促进青少年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的养成,大力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编辑:陈琴琴
通讯员:林建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