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温暖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街直达 > 勒流 > 活力文化 >
精彩专题,一览无穷

热门查看

祠堂里、榕树下,勒流古村古风味十足!

  

悠悠古桥,葱葱古树,依依古祠堂,交互辉映,惊艳了她2000多年的时光。勒流龙眼村,古称“龙渚”,其历史最早追溯到汉代以前,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尤以祠堂最见特色。


1.网友陈钊洪.jpg

如画般的龙眼古桥美景(图/网友陈钊洪)


百年宗祠香火盛


  据了解,龙眼历代建有祠堂数十座,其中吕氏宗祠二十余座,梁氏宗祠二十八座,还有周、杨、麦、李、陆、余等姓氏宗祠多座。村内的梁氏大宗祠、吕氏大宗祠更是见证了龙眼几百年来的风云沧桑。


  沿着龙眼村大榕树往小山岗方向走,便可看到吕氏大宗祠。吕氏大公祠始建于明朝初期,面阔三开间,进深两座,均为镬耳山墙,两座中间为大天井。五百余年来,祠堂历经风雨虫蚀,内部分木、石、砖雕已经损毁严重。为使家族史迹得到保护流传,2012年,吕氏族人进行重修,并由竹滨公祠改名为吕氏大宗祠。


2.jpg

吕氏大宗祠迄今已有五百余年


  祠堂内供奉着吕氏一族的先人,红砂岩方地砖、屋檐下砖雕叠涩、墙头上泥塑壁画无不在诉说吕氏家族的光辉历史。


  穿过祠堂旁的冷巷,来到旁边一间外部是青砖坡屋顶而内部已经被装修为白墙瓷砖的空房子,墙壁上挂了很多照片——吕氏祠堂的原貌与修葺过程都被记录在这些黑白的照片上。


3.jpg

吕氏宗祠旧照


  在村子的南端,是龙眼梁氏人的骄傲——梁氏大宗祠。


4.jpg

梁氏大宗祠前身为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四世祖的“钝叟梁公祠”


  据悉,梁氏鼎盛时期曾有28间祠堂,多在明永乐和清康乾盛世期间始建,历经数百年沧桑,毁拆大半,仅存两座。其中,梁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前身为四世祖的“钝叟梁公祠”,距今五百余年。最后一次修造是光绪十八年,距今也有一百二十年了。


  近百年间,祠堂做过饭堂、育蚕、幼稚园、生产队址、仓库、工厂等,历经风雨沧桑与人为随意改动,已面目全非。经梁氏各房族人商定,决定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缮,并于2012年6月27日落成重光。


  梁氏大宗祠与吕氏大宗祠有着相似的形制。在屋顶山墙上,梁氏大宗祠采用的是普通的三角形山墙,两座之间的天井多了两边的连廊。祠堂前有独立开辟的石板铺地小广场,两边的冷巷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祠堂的东侧还保留有星枢巷的闸门。跨过一进进的门槛,墙上的挂画记录着梁氏前人“卧冰求鲤”的故事。


5.jpg

梁氏大宗祠廊道侧立面


  虽然龙眼村的祠堂所供奉的先祖并非达官贵人,致使建筑形制与装饰算不上惊艳,但是敦实朴素的外形加上族裔后人的精心打理,却还是另人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龙眼村梁氏走出一位名人,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梁敦彦,他的名字与中国近现代史有着密切联系。梁敦彦赴美留学前,其祖父立“谦恭勤慎”四字训诫,梁敦彦始终严格遵行,做到谦虚好学,诚信有礼,勤奋上进,严于律己,后任清末外务部尚书和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曾举荐詹天佑主理京张铁路,倡导用庚子赔款办清华学堂,成为梁氏好学上进的好榜样。


穿梭在岁月里的蚝壳青砖


  如果说祠堂是宗氏村落的灵魂,那么普通的民居便是这村落民居的基本骨骼。随着龙眼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大多数都是混凝土自盖房,还是有零星的青砖瓦房散落在村落的各处。


  青砖墙上斑驳的青苔、屋脊上随风摇摆的野草,平凡的民居却透露着这条村落悠久的历史气息。


6.jpg

蚝壳屋是别具一格、地域特色浓厚的南方历史建筑。


  沿着南北向贯穿龙眼村的上高街走,会在山冈边遇见一座小小的蚝壳屋,虽不是四面都用蚝壳砌筑的豪宅。墙基部分为砖砌,窗台以上部分紧实地填满蚝壳并砌成镬耳山墙。


文字|综合整理

编辑|方外

顺德城市网首页
分享到: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上一篇:快来!勒流连杜近4万株桃花含苞待放
下一篇:走!带你去勒流黄连看看御赐的神龟! >
知识产权声明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网络违法罪 安网 举报有奖 网络违法罪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ICP备13003604号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