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安屠场负责人(左一)在向顺德区副区长赵万雄(中)和顺德政协主席梁国章(左二)介绍屠场概况
顺德城市网消息 (记者麦惠慧) 从原来的13家到现在的8家,自2010年来,区市场安全监管局为加快生猪屠宰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建设步伐,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了重新规划整合。3月20日,顺德区一众领导来到位于勒流的振安屠场进行视察调研。环境卫生、运作科学使其成了屠场示范点。
现在:屠宰场环境干净 管理科学
振安屠场前身是大良振东屠场,2012年6月,按照顺德区屠宰场规划设置,大良振东屠场开展异地重建,历时8个月,振安屠场于今年2月11日开始试业。其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按照三星级以上标准建造,配备了高标准的屠宰设施,生产线全部用机械化进行宰猪;并且,该屠场还配备了化验室、兽医工作室,资料室等相关工作室,持续落实检疫工作。
环境干净明亮是振安屠场给顺德城市网记者的第一感觉。在现场,你能透过密封的玻璃看到屠场工作间内的情况。作业流水线上的器械全被清理干净,连地面也残留着清洗过后的水迹。该屠场的负责人介绍,屠场工作间在每天的凌晨1点—5点进行屠宰工作,结束工作立即进行清洗。“我们每天都按照标准进行清洁,不是说有领导检查才这样做,另外,还专门设立了一条参观通道,透过玻璃窗你就可以看到整个屠宰过程的情况。”该名负责人自信地说,“我们也十分欢迎市民前来参观!”
不仅如此,屠场内还安装了约70个摄像头,实行全方位视频监控,区市监局各分局亦派检疫人员常驻于此,力求将管理工作做到开放、透明。据了解,现在振安屠场的日宰能力每天最多能达2000头,供应生猪量能覆盖全区的80%。
背后:加强监管执法 重新规划整合
屠宰场环境干净这是之前无法想象的。过去,基础设施简陋、卫生条件不达标、私宰问题屡禁不止,都是之前区内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普遍存在的情况。从2010年开始,为加快生猪屠宰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建设步伐,区市场安全监管局联合各镇街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了重新规划整合。目前,区内共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8家,分别位于大良、容桂、勒流、北滘、乐从、龙江、杏坛、均安8个镇街。
除了进行审核清理,区市场安全监管局还通过强化日常监管、突击夜查、不定期组织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屠宰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生猪进厂管理、车间卫生、肉品卫生管理和肉品召回4个制度。此外,顺德区还在每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安装监控摄像头,对生猪进厂、检验检疫、待宰、屠宰、无害化处理、出厂等所有环节进行远程实时监控。从2012年至今,监管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56人次,督促企业整改7次。
未来:力推升级改造 建立有效机制
而接下来,顺德区也将继续根据《顺德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实施方案》,按照地面水泥化,墙面瓷砖化,有待宰间、急宰间、病猪隔离间、粪水堆放池,无害化处理简易设施和检疫检验设施,冲淋、消毒设施这样的三星级以上标准对现有屠宰场实行产业升级达标建设。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有勒流振安屠宰改造完成,处于验收阶段,其余7家屠宰场仍在星级改造阶段。
按照国家标准,屠宰场必须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从事该行业工作。“一定要持续推进升级改造,实行‘优胜劣汰’机制,逐步规划整合。”顺德区副区长、市场安全监管局局长赵万雄认为,“优胜劣汰”有利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开展,他还力推赞勒流振安屠场为屠场示范点。
对现今振安屠场的现状,顺德区政协会主席梁国章感到十分满意。同时,他认为,现在人民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高,对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更高,“政府要做牵头人,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监管部门应监督到位,做到‘责任到人、宽进严管’!”梁国章希望,顺德区的屠场管理能不断升上台阶。
(编辑:尹辰)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