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清积水、灭蚊虫”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而闲置屋(地)因环境复杂、清理难度大,往往成为蚊虫孳生的“重灾区”。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均安镇南沙社区创新施策,用一枚“土制烟雾弹”打出了蚊虫治理的“组合拳”,为闲置空间蚊媒防控提供了可借鉴的“均安方案”。
工作人员用“土制烟雾弹”对闲置屋内蚊虫消杀。
闲置屋(地)内部常堆积杂物、空间密闭,常规消杀手段难以渗透到角落缝隙,成了蚊虫藏匿繁殖的“安全区”。“这些地方杂物多、结构复杂,喷药消毒很难全覆盖,蚊虫幼虫和虫卵藏在深处,根本杀不干净。”南沙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如何直抵蚊虫巢穴、斩断孳生链条,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关键时刻,南沙社区的“土法智慧”派上了用场。社区工作人员创新制作“土制烟雾弹”,通过“烟雾弥漫+药物滞留”的双重立体消杀模式,对闲置屋内蚊虫实施“精准打击”。
“土制烟雾弹”所用到的药物。
据了解,这一“烟雾弹”的核心在于就地取材、化废为宝:将高效杀蚊烟片点燃后,迅速放入废弃饮料铝罐,再精准投掷到闲置屋中心区域。铝罐既是“燃烧室”,又是“烟雾扩散器”,密闭空间内,含药浓烟迅速弥漫,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每一处角落、缝隙和杂物堆深处,对成蚊、幼虫(孑孓)及虫卵进行“饱和式攻击”,实现高效熏杀。
“操作起来特别简单,点燃烟片、放进铝罐、投进去就行,成本几乎为零,全靠废弃铝罐‘变废为宝’。”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方法烟雾量大且持久,灭蚊效果立竿见影,完美解决了闲置屋内部空间复杂、难以彻底消杀的问题。
用易拉罐做成的“土制烟雾弹”。
值得一提的是,消杀完成后,社区工作人员会再次进入闲置屋,专门回收使用过的“烟雾弹”铝罐。这一环节不仅避免了铝罐成为新的积水容器或安全隐患,更体现了整治行动的精细化——从消杀到回收,全程闭环管理,确保不留“后遗症”。
如今,凭借这一“土法妙招”,南沙社区有效攻克了闲置屋蚊虫治理难题,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对蚊虫孳生“重灾区”的有效管控,显著降低了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这一创新实践,也为各地破解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闲置空间管理难题,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均安智慧”。
编辑:甘晓露
来源:均宣教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