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网综合消息 来自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2010年顺德出口机电产品质量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2010年顺德局共检验出口机电产品17.41万批,货值86.52亿美元,批次比去年同期上升34.4%,货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1.5%。
然而,强势增长的背后,仍然隐藏着巨大的质量隐忧。2010年,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小家电日常检验中,实施抽批检验896批次,不合格共计148批次,抽批检验不合格率为17%,与去年不合格45批次相比,不合格率大幅增加229%。
小家电产品出口货值居全国首位
顺德是全国和广东重要的机电产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有些产品的出口批次、金额均占全国首位,这些产品的外贸规模和走势直接影响到广东甚至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的总体形势。
在抽样调查的产业中,小家电及其配套行业的外贸规模最大。据统计,2010年顺德共出口小家电产品9.62万批,货值41.86亿美元,占顺德机电产品出口货值的近50%。顺德小家电产品的出口货值占全广东的36%,占全国的1/9,处全国首位,增幅也超过广东地区的平均水平。同时,现在顺德的空调产品出口也居全国首位。
据介绍,美国、欧盟仍是顺德机电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占据50%以上的份额。以小家电为例,顺德地区出口小家电产品主要输往美国、欧盟、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以上国家和地区小家电的出口额就占了全年的50.4%,白家电的出口也有类似的情况。其中,以欧盟、美加、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为主。由于几乎全部产品都是按客户要求贴牌生产,产品大部分获第三方认证,质量较为稳定可靠,为客户和市场认同。同时,国际新兴市场特别是中亚、非洲、东欧、东南亚等,贸易量日渐增长。
从小家电出口情况来看,2008年顺德地区小家电出口货值增幅为9.67%,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度增幅已跌至-7.7%,而2010年出口货值大幅增至36.0%,增幅趋势曲线显现了小家电的出口已走出金融危机低谷。
专业人士称,小家电和空调产品的出口情况是顺德机电产品出口现状的缩影,而出口机电产品在顺德的出口产品当中占据有77%的比重。顺德机电产品出口逐步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说明整个顺德的出口产品在“主力军”的强势拉动之下,已经趋暖并稳健发展。
出口产品多为中低端利润普遍不到一成
尽管顺德的机电产品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但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依然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近90%的机电出口企业没有自主品牌出口,以自主品牌出口的企业只占10%,这部分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其品牌销售也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只有少数大型企业的产品有能力以自主品牌方式向海外销售,但也只占其外销量的5%—10%,同时主要是销往东南亚等落后国家的市场。灯具更是几乎没有自主品牌产品销往国外市场。占出口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由于受经营者观念、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在产品研发、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存在短板,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尽管顺德机电产品出口主要市场是欧美地区,但自主品牌出口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到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和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发达国家仍控制着附加值高的设计、营销、研发等产业链条最高端环节,顺德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除大型企业具有较初级的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外,顺德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基本处于无品牌、无核心技术、无设计、无海外营销的境地。顺德机电产品出口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尚处于中、低端乃至外围地带。加工贸易模式所具有的对外高依存度,使得顺德机电出口行业在目前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显得步履艰难。
调查显示,顺德出口机电产品企业除北电等少数几家外资独资企业属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外,包括美的集团在内的国内企业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仅根据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国外品牌商要求,进行OEM授权贴牌生产,大多数企业选择客户提供图纸来样加工,以获取低廉的加工费,普遍的产业利润在5%—10%之间,以此种方式进行生产的企业比例高达75%以上。
质量事关国际“整体性评价”
《报告》指出,顺德生产出口机电产品的大型企业基本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大部分能够提供满足标准要求的产品。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参与最多,风险程度也最高的小家电产品来说,形式不容乐观。
据介绍,造成顺德出口机电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多个方面。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企业生存压力变大,质量控制能力下降。2010年企业虽然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市场向好,出口增加,但人民币汇率、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最主要直接原因,企业生存压力变大,尤其以中小企业为甚。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贸易恶意采购商的诚信缺失,中介机构市场混乱,给顺德的出口机电产品造成质量隐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形式和市场的的多样化,一些国际贸易恶意采购商来到中国,利用中国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求生存、求自保的机会,极力压低商品采购价格,省略合同中的质量条款,进行各企业间的低价竞标,漠视产品质量问题,采取逃漏检、瞒报等非法手段逃避检验监管部门的监管,将劣质商品输往国外,造成了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恶劣影响。同时,随着外贸分工的日益细化,各类中介机构应运而生,与检验检疫最直接的就是各类代理报检机构,现在代理报检机构的市场已近饱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加上监管相对落后,市场行为极为不规范,低价竞争、骗取单证的事时有发生。
专家表示,对于面向国外市场的出口消费品而言,国外消费者的总体反馈可以直接反映出产品的整体形象。微观的产品质量事故,在特定时期、特殊形势下,通过国外的聚焦和放大,可能上升为“普遍性现象”,扩大为“整体性评价”,从而对产品乃至行业整体形象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从出口企业自身来看,“质量”不仅事关企业存亡,而且关系到“顺德制造”在国际上的“整体性评价”。
(编辑:阿万)
顺德城市网(www.shundecity.com)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页面设计、编排、软件等)的版权和/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受中国法律和/或相关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属顺德城市网和/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拥有。
除非中国法律另有规定,未经顺德城市网书面许可,对顺德城市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城市网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发行、播放、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
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城市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顺德城市网法律顾问:广东力创律师事务所 沈密律师